大陸2大廠商崛起,逐步取代富士康地位。
眾所周知,蘋果的產品長期以來一直與富士康一樣。因為富士康是蘋果的帝國工廠,從iPhone到iPad,再到各種外圍設備和電線。
雖然后來蘋果也開發了很多合同工廠,但你會發現富士康是主要產品,然后再加上一些臺灣制造商,比如衛壽、偉哥、光大等等。
但到2020年,蘋果(Apple)的合同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甚至還沒有發生太大變化。由于大陸制造商的崛起,他們已經有能力與臺灣制造商分享蛋糕。
目前,中國大陸有兩家廠商逐步取代富士康,搶奪富士康的訂單,即李訓精密(Lixun Predication)和比亞迪(BYD)。
Lixun精密過去曾向蘋果提供簽約設備、電線等,但今年7月,它收購了維昌兩家全資子公司100%的股份,正式成為iPhone在大陸的第一家工廠,從而打入了iPhone的代工行業。
另一方面,比亞迪幫助蘋果在蘋果秋季上市時銷售iPad,該機構預測,比阿迪不僅會收縮iPad,而且會順利地進入iPhone的合同工廠,成為中國第二家iPhone合同工廠。
畢竟,比亞迪電子已經向華為、三星、小米、歐寶和其他終端品牌制造商提供了垂直一體化的一站式服務,如研發、設計、智能制造、物流、售后服務等,這些服務完全有能力做到這一點。
你知道,沒有一家大陸工廠能夠承包蘋果的核心產品,以富士康為首的臺灣工廠一直牢牢控制著蘋果手機和iPad的組裝。
至于原因,原因是國內承包工廠雖然在各種零部件的合同上有明顯的優勢,但與臺灣廠商的整機合同還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蘋果不愿與大陸廠商簽訂整機訂單。
但是,現在大陸廠商已經證明了自己的實力,努力爭取訂單,這對臺灣廠商來說無疑是個大消息,也預示著下一個合同制造結構將被重組,臺灣制造商將慢慢被大陸制造商取代,你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