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新研究揭示艾滋病病毒衣殼
科學"雜志今天發表了一篇關于艾滋病毒研究的重要論文。弗吉尼亞大學(UniversityofVirginia)和猶他州大學(Universityof猶他)的科學家合作建立了一個無細胞系統,首次允許艾滋病毒在體外進行逆轉錄和整合。通過這個去細胞系統,科學家們能夠更好地研究對艾滋病毒感染至關重要的兩個步驟。他們還發現,病毒的衣殼(Capsid)在這兩個步驟中都發揮了新的作用。
作為一種逆轉錄病毒,HIV可以將其病毒RNA基因組逆轉為雙鏈dna,并將其整合到受感染細胞的基因組中。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科學家通過一系列的結構、生化和分子病毒學分析,澄清了這些步驟所涉及的許多酶反應。然而,由于這些病毒粒子隱藏在細胞質和細胞核中,因此很難研究這些病毒粒子的作用機理。這就是為什么科學家們想要開發一個"無細胞"系統。
以前,有一些體外實驗可以研究反轉錄或整合步驟,但這些實驗一次只能觀察一步。在這項研究中,設計和優化的系統可以持續地觀察這兩個步驟。
具體來說,他們用穿孔肽純化了HIV-1病毒,并在病毒包膜上打了個洞。隨后,他們添加了一些dNTPs,以促進反轉錄的發生。在實驗中,科學家成功地觀察到雙鏈dna的積累.隨后,科學家將細胞提取物加入到實驗系統中,重新將病毒DNA整合到外源DNA中。測序結果證實病毒DNA的整合符合預期。
有趣的是,當確定哪些元素在病毒的反轉錄和整合中起著關鍵作用時,一個意想不到的結果出現在科學家面前--艾滋病病毒的衣殼。從結構上講,衣殼是包裹在病毒遺傳物質上的一層保護層。然而,本文發現衣殼在病毒感染過程中起著更為積極的作用。
通過基因或生化方法,研究人員發現,如果衣殼變得不穩定,病毒就無法通過反轉錄復制其遺傳物質。這也是科學家首次直接證明衣殼是艾滋病毒感染的重要組成部分。
俗話說,眼見為實。為了了解衣殼在HIV感染過程中的作用,研究人員用冷凍電鏡觀察了大部分衣殼在反轉錄過程中保持完整。逆轉錄8到10小時后,研究人員仍然能夠觀察到一個大的、完整的衣殼結構,病毒的核酸從衣殼的網狀結構中釋放出來。這一時期正是逆轉錄產物積累到峰值并發生整合的時期。
該研究的作者之一溫斯利·I·桑德奎斯特(WesleyI.Sundquist)教授說:"這與教科書中寫的不同。"我們的數據顯示,病毒衣殼在支持有效的反轉錄方面起著積極和不可或缺的作用。
研究人員指出,這項研究重塑了艾滋病病毒在無細胞系統中的轉錄和整合,并表明病毒的衣殼在其中起著重要作用。與先前的理解相反,它不僅保護病毒基因組,讓病毒穿過細胞質,進入細胞核,靠近整合點,也是反轉錄過程的關鍵。
對于正在研究的用于衣殼蛋白的HIV藥物,研究表明它們可能有效。建立這種無細胞系統也將有助于更詳細地研究今后HIV感染的關鍵步驟,并找到一種新的方法來阻止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