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垂釣行為,西部風教你成為釣魚高手
垂釣一直以來都備受大眾喜愛,而今更是成為集休閑、娛樂、競技于一體的運動。但其中涉及的學問頗深,不僅需要關注餌料、釣具、釣位等選擇,其中釣技釣法往往也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比如老一輩釣魚人常言的:“快魚慢釣,慢魚快釣”“緊三竿,慢三竿,不緊不慢又三竿”……表達的即是釣魚方法中的“頻率”“節奏”“快慢”等問題,這也往往是釣魚新手最容易忽略的問題。如何理解控制拋竿頻率?今天小編就以不同的魚情為例,結合釣法為大家分享如何通過“頻率和節奏”,讓餌料發揮出最大的誘釣作用。
競技比賽垂釣,注意高頻率拋竿
在競技比賽池、黑坑垂釣,常會出現大量投入生口魚的現象。這類魚一般是人工喂養,在高密度的養殖塘里長大,不會對食物、餌料狀態,甚至聲音產生明顯的畏懼感,反而攝食欲望極強。這也就是釣魚人常說的暴躁的魚情,甚至還會出現底層魚起伏、接口等現象。由此,需要高頻率進行誘魚、聚魚,同時保持精確的拋竿頻率。剛剛結束的西部風第二屆湖庫拉力賽總決賽里面想必大家都已經有目共睹。精準的拋竿頻率是誘魚的核心。競技垂釣時,拋竿的落點問題直接影響著漁獲,釣者必須做到落點會集,盡量打在同一釣點上,才能夠確保窩子里的魚不斷增加,以達到上魚速度越來越快的意圖。反之落點散亂,就會形成魚群的渙散,成果當然就不會那么好。同時搭配高端的魚餌配方,比如西部風的老壇五谷雜糧系列,超強穿透力加上誘魚效果、留魚能力等,包你能獲得一個好“名次”!
自然水域垂釣,誘魚是關鍵
比起競技比賽池的人工飼養魚,在自然水域垂釣,就顯得水廣魚稀了,此時窩料的選擇十分關鍵。這也是在各種水大魚稀的地方垂釣的重要技巧,是制勝的訣竅。這些地方魚既稀少,就必須施誘招魚,使魚聚集,魚來了不愁不上鉤。作誘餌的原料很多,比如西部風的老壇甜薯系列(老壇·甜薯玉米、老壇·甜薯麥粒、老壇·甜薯雜糧),利用老壇發酵工藝,保留了甜薯的自然味型,起到降低魚類警惕的作用,實現快速誘魚,是打窩的上等誘餌。但是對于水廣魚稀的水情,需間隔一段時間補投繼窩,反復施誘,才有可能將遠處的魚招過來。
五月榴花妖艷烘,綠楊帶雨垂垂重。一眨眼,五一假期就要到了,釣友們你們想好怎樣度過期待已久的小長假了嗎?一場旅行亦或是一次專注的野釣,相信對大家來說都是不錯的選擇哦!
注:本文圖片部分來源于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