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驅動發展,中企通信助力構建云網智安生態服務體系
近年來,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數字產業也步入發展的快車道。在此基礎上,數字技術的更新迭代速度也顯著提高??萍碱I域各大企業對“創新”的重視程度也隨之愈發增加。創新已經成為當下各大企業提升自身行業競爭力的重要舉措之一。
在眾多ICT企業之中,有這么一家企業,它作為中信成員企業,擁有央企的背景,聯合母公司中信國際電訊CPC及伙伴在全球范圍內擁有豐富成熟的ICT資源,長期踐行國家戰略的過程中,在“一帶一路”沿線、RCEP成員國、粵港澳大灣區等區域形成了獨特優勢覆蓋,通過高品質一站式ICT解決方案及服務賦能千行百業的大中型企業完成數字化,乃至數智化轉型。本是行業內有資格“吃老本”的企業之一,卻在創新的路上不斷前行。積極參與各類算法、技術、應用大賽,并屢屢創下佳績。這家企業就是——中企網絡通信技術有限公司(簡稱“中企通信”)。
以“賽事”促“創新”
日前,中企通信憑借其在ICT行業多年深耕經驗,并融合大數據分析與算法領域的突出能力,在以“根因診斷”為賽題的第三屆阿里云磐久智維算法大賽(簡稱“算法大賽”)上斬獲全場亞軍的佳績。在此次算法大賽中,中企通信以智能化算法的方式,提升了云服務的運維能力。團隊通過比賽成功的解決了云平臺的故障處理與定位問題,在取得佳績的同時,驗證了團隊在云服務中融入智能化元素的算法能力。
作為團隊的一員,中企通信首席數據算法專家馮楠坪表示,將團隊的知識、經驗和中企通信在算法、場景數據等方面的技術優勢與平臺化、系統化的理念進行有效的整合是此次算法大賽取得佳績的“殺手锏”。
IDC圈記者注意到,此次中企通信參賽的團隊還有來自香港部門的同事,中企通信助理項目經理魏漢隆與中企通信項目管理專員施紫荊兩位的加入,為團隊帶來多元化的競爭力。對此,魏漢隆與施紫荊均表示,依托于中企通信在“云網安”方面豐富的經驗,加上在算力平臺及智算領域的自身積累,“術業有專攻”,這種個人“優勢”領域經驗與企業“后臺”實力的融合,為中企通信引出了更出彩的參賽表現。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在算法大賽上屢創佳績以外,在近日舉辦的以“協同創新,強省惠民”為主題的山東省第三屆數據應用創新創業大賽(簡稱創新大賽)上,中企通信還榮獲“行人重識別以及追蹤”賽題的二等獎。
作為參賽成員,中企通信研發工程師余岳恒談及參賽感受時表示:依靠中企通信在計算機視覺方面豐富的研發經驗,在比賽中對數據及模型進行相應處理。數據方面,首先對少量樣本數據進行分析,然后進行數據增強;模型方面,會首先關注模型的準確度和收斂程度,進一步提升模型精度,再根據不同場景,將創新的技術理念與豐富的經驗整合,達到落地應用的標準。
通過馮楠坪、魏漢隆、施紫荊和余岳恒的分享不難看出,“創新+經驗”是兩個團隊在大賽上取得佳績的關鍵,而這個理念也是中企通信始終秉持的企業發展核心理念之一。同時,這種理念也是中企通信鼓勵員工“組團”參加社會性質大賽的重要因素之一。對此,中企通信數據科學與創新總監詹東東表示:中企通信希望通過各類大賽的平臺,與業界“大?!边M行交流、學習,促進公司人才及技術發展。同時,通過大賽,做到以“賽事”促“創新”,推進提升技術水平,將創新和自身經驗結合,落地到應用層面,從而提升整體服務水平。
中企通信創新團隊多是數學領域工程師,擁有數學思維視角,憑借算力算法能力,通過數據說話,跳出傳統框架,以新角度、新思維贏得比賽項目。在先前的一次比賽中,面對復雜的安全問題,團隊成員曾成功跨越傳統安全技術壁壘,獨創地運用AI圖像預測方法來快速準確識別目標。這一思路也獲得了當時比賽評審團的一致贊嘆。
以智慧思維 推動智能創新
“創新意味著要去做之前沒有人做過的事,不斷地探索、試錯,然后將創新與當下應用場景融合。”這是詹東東對于創新看法,也是中企通信對創新始終所秉持的態度,“創新不斷是中企通信發展的重要理念之一”。
2000年成立的中企通信,成立之初為了實現企業發展,避免產品同質化,形成差異化服務,選擇了企業級的網絡服務之路,并創新地引入了當時少有人知的MPLS技術。中企通信率先推出的MPLS專用網絡服務,為企業間帶來了快速高效的互聯互通……如今,中企通信又一次創新性的提出以“智”賦能“云網安”全棧式的解決方案,通過智能化的手段,幫助企業實現數字資產的“保值”,正是這種不斷創新的精神,使得中企通信經過二十年發展依然保持競爭活力。
現階段,中企通信聯合母公司及集團在廣州、成都和香港三地均設有創新中心,成立信息科技服務與數據科學部門,為中企通信提供源源不斷的技術創新能力。 中企通信應用系統副總監劉智也在采訪中表示:希望有更多的內部IT部門可以“走出去”,依靠自身的技術創新及行業積累為公司創造效益,“我們設立研發中心的目的就是希望通過研發中心,提升內部的產品和服務,或者提升我們傳統服務的服務能力,進而提升運營效益?!眲⒅菑娬{。
據悉,在“十四五”的大背景下,中企通信將繼續踐行國家戰略,努力不斷增強企業競爭力、創新力、影響力,鞏固創新優勢,進一步完善科技創新機制,加大研發投入,做好關鍵創新技術前瞻性布局,不斷強化科技競爭力,為企業激發數字價值提供更多支持。
“守正”而后“創新”
“守正創新”——在接受采訪時詹東東和劉智均多次提到了這個詞。著實,如果不“守正”,保持初心的話,再多的創新也是毫無意義。同樣,劉智表示,中企通信在確保原有服務不“打折”的基礎上,根據客戶調研及評估,并且在內部應用嘗試后,才將創新技術對外“輸出”。
中企通信內部早已經形成了較完整的創新體系,“我們將這些創新技術作為內部研發的方向及策略,我們內部稱之為‘ICT智賦’,”詹東東指出。他將應用與賦能分為兩層,一方面,創新技術可以為中企通信現有的“云網安”等業務賦能,提升服務水平,形成“云網智安”的一體化平臺體系;另一方面,中企通信還會將成熟的創新技術直接提供給用戶,幫助用戶實現數字化、數智化轉型。
值得注意的是,透過近幾年中企通信的部分產品及服務就能很好的看出中企通信“守正創新”的理念。
在“元宇宙”概念火熱前,中企通信早在2017年就開始研究區塊鏈,2018年開始啟動AR項目,2019年攜手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合作研發AR技術配合“現場工程師運維服務”場景,2020年創新的推出數據中心“AR千里眼”遠程運維服務,幫助企業利用AR技術實現遠程運維,在疫情期間協助跨區企業解決了數據中心運維難題,此項目也贏得了多個市場獎項。
在醫療行業,中企通信將AI融入到質控領域,推出電子病案首頁的智能化質控項目,通過人工智能技術,解決醫院在進行病歷質控方面所面臨的人員投入多,病案質控覆蓋率低,處理速度慢,準確度不高等痛點。劉智表示,該項目的初步測試成果也得到了院方的高度肯定。
在可信計算方面,中企通信研發區塊鏈的平臺,通過對區塊鏈功能的優化,與中企通信云平臺集成,實現區塊鏈平臺服務的API化,平臺部署的自動化,通過可視化的方式降低用戶使用和管理區塊鏈平臺的技術門檻。
“守”住初心,在原有產品的基礎上,加之“創新”的力量,在筆者看來,這是中企通信之所以歷經20余年,還處于行業前沿地位的重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