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防產業杰出貢獻人物 —— 周妙榮
堅決糾正減災缺失 “真正把問題解決在萌芽之時成災之前”
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 真抓實干 刻不容緩
中國消防產業杰出貢獻人物 —— 周妙榮
致命的缺失——
發生火災,11.9 報警,人員逃生……然后是等消防隊趕到救人救火!
對老百姓而言,只能如此。
實際上這個過程有一個嚴重問題、致命漏洞——“減災”缺失!
黨和國家明確要求:為了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必須加強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明確要求的是三個重要環節:防災、減災、救災。環環相扣、互為因果、
缺一不可。
防災——是防止、不讓火災發生。
減災——是沒有防住,發生了火災,要依靠“減災”前置措施或應急預案,力爭在火災初始階段、萌芽之時、成災之前及時處置和撲免突發火情,實現減災和化解災情的目標。
救災——是防災、減災前二個環節措施失敗或缺失,致使火情失控,必須依靠施救力量去大力救助,以達到消除終結災害的目的。
“ 救災” 環節,是最被動、最困難、最危險的階段, 常常會造成人員財產重大損失。
但是,目前實際情況是:一旦防災失敗,直奔“救災”!……
“減災”環節在哪里?沒有!
“減災”缺失會造成怎樣的嚴重后果?
就說這次全球新冠病毒流行的大災難,我們國家憑什么能在這次大災中取得世界矚目的勝利?沒有特效藥,之前也沒有疫苗,靠什么?首先靠的就是以舉國體制的治理能力做好了“減災”工作——一經發生疫情,立即采取一系列應急預案和防控措施,“把問題解決在萌芽之時、成災之前”!這就是“減災”的重要意義。而美國、印度等國家卻是另外一種景象!
公共衛生領域“減災”環節如此重要,公共安全領域“減災”環節也是一樣非常重要,不可缺失!但是目前現狀卻是減災缺失,后果嚴重。
從幾個實例看“減災”缺失的致命后果——
2010.11.15 上海教育大樓火災,震驚全國!施工燒電焊引起,違規易燃
保溫層外墻助燃!幾分鐘引燃全樓,居民難以逃生,死 58 人傷 72 人……
如果當初有系列減災措施:第一時間全樓報警!能自救、互救!有《高樓快速逃生滑梯》設施!有易燃保溫層高樓有外墻噴淋系統!可以挽救多少生命? 當初沒有,現在都已經研發成功。
媒體報道,一個居民家火災,發現著火已無法逃生,被火勢逼到陽臺。而陽臺上又是防盜窗!樓下圍觀群眾眼睜睜看著一家三口被大火肆虐 ! 父母親用身體擋住火焰保護小孩......消防隊趕到滅火救人時,女子長發早已被火焰引燃, 頭皮也被燒得炭化無法挽回生命! 男子重度燒傷緊急送院搶救,小孩子在父母保護下輕傷......
廣西桂林發生一起群租房火災。報道說: 在這起火災中,29 名大學生死傷,他們太想 跑出一樓了......濃煙籠罩,味道刺鼻,根本呼吸不了!原來是一樓著火,很多人都死在二樓到一樓的樓梯中...... 小火不知道,大火跑不了!
如果我們“減災”創新科技已被推廣使用,這些慘劇決不可能發生,完全可以減災化解!
最近上海金山電子科技工廠發生火災,從下午一點多一直燒到第二天早晨
6 點多!工廠損失慘重,還導致六名員工二名消防員遇難!令人痛心!前一天廠里還進行過消防演練。
慘劇還在不斷重演!……
我國每年都有幾十萬起火災,幾千人死傷!一個重要原因幾乎都是“防災” 失敗、“減災”缺失、直奔“救災”!
如何才能真正改變?
只有以“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為宗旨,堅決貫徹總書記提出的“真正把問題解決在萌芽之時成災之前”的指示精神,才能糾正“減災缺失”這個關系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致命短板”!
專家們也紛紛呼吁:信息化系統的頂層設計非常重要,但是社會化減災防控的頂層設計是缺失的。
國家應急部也已經提出:“五大系統建設”,即“三防兩滅”,不光有防火的設計,還應該有滅火的設計,都應納入到整個智慧消防的體系來。
“減災缺失”嚴重存在,不僅僅是思想觀念的問題,也有技術處理的難題, 必須依靠科技創新來解決。
多年來,我們基層企業、民間智慧都已經研發成功多項科技創新可以解決目前減災缺失的狀況。如果推廣應用,將徹底改變消防安全現狀,被國內外媒體廣泛報道贊譽。
——發明專利《滅小火智慧應急預案》的減災智慧消防系統可以實現:
任何一處建筑發生火情,幾十秒內就有救火隊伍趕到現場幫助撲滅初起火源!
理念創新:
1)解決火災的關鍵是火災蔓延速度和施救速度的比拼,速度就是主要矛盾。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2)發生火災,“自救第一”,不是逃生,是自救、互救!
實施方案:
1)自救——每戶配置投擲式滅火器、煙感報警系統,用于第一時間報警、自
救。
2)互救——由專用手機 APP、報警系統、顯示系統、傳感技術結合,將二十家左右鄰居或單位聯網。一家起火,眾家報警,左右鄰居立即取出自家滅火器趕到手機顯示的鄰居家幫助撲滅初起小火。亦可應用物聯網將手機 APP 與智能門鎖連接,在外業主可以通過手機智能開門,讓鄰居救火隊幫助滅火。 手機 APP 報警系統與小區保安、物業及管理部門連接,協同幫助控制火情。
重要意義:
——實現了最迅速的自動報警、最準確的起火地點和位置的顯示、由最可靠的志愿者隊伍、以最快的速度、帶著最方便的滅火器具,來化解最容易撲滅的、火情初起最小的火源!
——形成全社會消防安全最精準高效的“網格化管理”。
——把國辦發文要求“微型消防站”和“志愿者救火隊”最大效果化的建到了每家每戶的家門口!
——為全社會的建筑、特別是消防難度高的高層、超高層建筑、人員密集高危場所乃至工礦企業、賓館學校、商場民居、鄉鎮村落等各類建筑提供了一個消防安全有力保障。
——全民聯防“滅小火”,消防隊伍“救大火”,公共安全雙保險!
每個使用單位僅需數百元即可推廣應用。政府推動、企業運作,先易后難,逐步推廣。不需要政府投資,就可以創造顯著的社會效益和一省百億的經濟效益。
——還有已經研發成功八年、解決高樓逃生世界難題的發明專利《高樓快速逃生滑梯》:可以實現——六十層 三分鐘 百多人 齊撤離。安全、快速、方便、省力、低位、 高效、老幼皆宜、造價低廉,至今無可比擬,國際領先。
我國高層建筑世界第一,一旦火災、地震、防空, 這些可以安全快速緊急撤離、保障生命安全的減災重要措施——寧可永遠不用,不能用時沒有!
如果明明有很多科技創新好辦法可以避免,但還是任令人痛心的慘劇一再發生!于心何忍?良心何安?
這些科技創新,形成消防安全整體規劃和布局,具有先進性、重要性、可行性。國內外媒體廣泛報道,上海市政府將其作為“可行性研究”項目,應急部消防產品合格評定中心經過嚴格審核檢測頒給《合格證書》,國家民政部政府網站作為金牌項目推薦,項目納入發改委“一帶一路服務指南”,被國家科技協會評審為科技成果,被國家《消防標準匯編》列入卷首彩頁重點推薦, 載譽無數。
據悉,日本發明了一個陽臺逃生裝置,不久出臺規定:開發商賣房子必須送陽臺用于安裝這個發明裝置。我們應該可以做得更好。
我們這些?“減災缺失”的重要科技創新,國際領先,是黨中央和習主席“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為宗旨、勢在必為的當務之急,推廣應用,刻不容緩。
2020 年和今年的全國兩會,全國人大代表王娟玲由于親身經歷過
火災肆虐,深感公共安全民生問題的重要,積極為民代言發聲,二次提交建議,現在由人大常委會辦公廳轉發相關部門辦理。
目前山東省濟南市政府和應急部門堅決貫徹總書記“真正把問題解決在萌芽之時 成災之前”的指示精神,按照國辦要求,政府統一領導、組織實施、齊抓共管,積極籌劃,政府推動、企業運作,抓緊實施,有望領跑全國。
中央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強調:“改革創新最大的活力蘊藏在基層和群眾中間, 讓發展新動能加速壯大。敢于創新突破,尊重群眾首創,推動頂層設計與基層探索有效互動, 這是中國改革開放 40 余年來一條重要經驗”。
——這是一個可以大幅減少火災和死傷、“ 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
中國” 的重大民生工程!
—— 這是一個不需要國家投資, 可以創造每年數千億的重要供給側和改革新動能!
—— 這是一個可以成為每年捐助千億以上的公益慈善事業!
發明人研發九年多,成功六年多,國內外媒體廣泛贊譽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