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鐵軍在,哪里都是主戰場!
粵北一個普通的小鎮上,這一天,和往常一樣,晨曦的溫柔總是最早抹在秀才山頂,晨霧還未散去,山腳下那顆英雄木棉樹在朦朧縹緲中似乎自帶仙氣,讓人忍不住閉上眼睛深呼吸,想把這份恬靜盡納胸中……
突然,一陣熱烈的鼓掌聲劃破了清晨的寧靜,“百億項目慶百年”——慶祝建黨100周年暨廣德產業園重大項目簽約活動在紅色文化底蘊濃厚的紅旗茶廠拉開序幕,計劃總投資140多億元,涵蓋智能裝備制造、新型建材、民生配套、科創孵化、美妝產業等7個項目集中簽約。一個個前景廣闊的項目落地,掀起了新一輪開發建設熱潮,將為當地產業轉型升級、推動高質量發展增勢賦能。
在紅茶科創小鎮的周邊,從零星空置廠房,到知名企業相繼落戶、建設投產場面熱火朝天,工程車輛來回穿梭,機器轟鳴...這里奏響了新型工農城鄉融合發展的主旋律,一座產業新城正在加速崛起,廣德園正承載著助力廣清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使命,在獵獵黨旗下,3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每一天都在演繹著新的故事,生機勃勃、充滿活力……
—————————————————————————
師出有名的堅定
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是廣州實體經濟“主戰場”,也是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作為廣州改革開放起步最早的地方,廣州開發區是改革開放的探路者、實踐者,也是受益者。在黨的領導下,開發區從2萬元起家,目前已發展成為全國首家財稅收入過千億元的開發區,由過去珠江口的一片荒灘蕉林,蝶變為現代化活力新城。
清遠,土地總面積約1.9萬平方公里,南連廣州和佛山,北接湖南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是廣東省陸地面積最大的地級市,土地存量在全省屬于中高水平。這個曾經因為地域“偏遠”而經濟相對落后的粵北后發地區,正借勢“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廣清結合片區”和“廣清經濟特別合作區”雙區驅動蓄力待發。
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是廣東高質量發展的最大短板。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清遠時明確點題,要下功夫解決城鄉二元結構問題,力度更大一些,舉措更精準一些,久久為功。黨的十八大以來,廣州、清遠兩地更加注重區域聯動協作,廣清一體化提上了更高層面,強力推進協調發展的城鄉融合發展模式勢在必行。
正是肩負著這樣的使命,2018年12月,由黃埔區各單位和國企抽調的一行16人,從廣州市委常委、黃埔區委書記、廣州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周亞偉同志的手中接過殷殷囑托,即將以工作組的身份開赴180公里以外的清遠市英德市這個新“戰場”。作為工作組的組長,彭志文緊張、激動、忐忑,更多的是感到壓力千鈞,因為接過的這份囑托沉甸甸,這份囑托有黃埔區委區政府的期望,有著黃埔區 廣州開發區的金字招牌,還有著來自目的地眾多的期盼。走出管委會大堂門口的那一霎那,她下意識的回頭看了看背景墻,那里寫著——在“四個走在全國前列”中勇當尖兵,再回頭時,她的眼睛多了份堅定,多了份承諾,邁出大堂的步子顯得格外有力。
此時,這一行人知道,因為他們的到來,粵北這個亟待發展的園區將開啟“廣州開發區”的再建模式,這一行人也知道,從那個時候開始,他們就成了黃埔精神的踐行者和傳播者。
也正是這種堅定的信念,支撐著這個16人交接工作小組在面臨著不為人知的艱難時刻,挽手共同度過用汗水、雨水和淚水交織的240多個日日夜夜,直至2019年的8月完成三方協議的簽訂,開啟了廣德產業園全新的建設時期。
“公心”律己的擔當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系列講話中多次強調“領導干部要敢于擔當”,并將“敢于擔當”作為好干部的五條標準之一,中央也對敢于擔當做了科學闡釋和時代解讀,具有很強的現實性和針對性。焦裕祿同志頂著違反糧食統購統銷的政治風險,購糧救濟饑民,楊貴同志面對施工方面的重重困難和來自上下兩方面的反對指責,打通了巍巍太行山的人工天河。
園區的接手之初,開發建設同樣面臨著很多問題。例如,因為歷史原因,征地圖斑如天女散花,土地開發不能連片,項目就沒有辦法落地;又如園區企業規模有限,沒有像樣的稅源收入,財政入不敷出,前期施工方催收工程款,道路市政難以繼續施工,綠化保潔不能正常進行,污水處理廠催繳保底污水處理費……,管委會運營舉步維艱。作為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彭志文意識到,坐等的結果只能是惡性循環,大灣區建設如火如荼,機遇稍縱即逝,必須馬上確定方向,凝聚園區企業士氣,提升園區整體形象。
統一思想,班子決策,經過充分醞釀談論后,管委會在工作目標的確定上,要求既要積極向上又要穩妥可行,既要超前規劃又不能好高騖遠,既要切合財政實際又要敢于承擔風險。就這樣,從借錢干活開始,借錢征地、借錢購買水田指標、借錢高壓線遷改、借錢提升園區市政設施標準...向誰借?向國資平臺公司借款!在考量我們的胸懷和擔當的時刻,廣德園管委會沒有推脫,沒有只是考慮簡單的平穩過渡,而是用著和焦裕祿同志、楊貴同志一樣的冒著風險也要擔、頂著壓力也要干的精神和勇氣迎難而上,“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用班子會上最共鳴聲音來說,“我們這是為經濟發展負責、為企業發展擔當,更加是為當地老百姓干實事,有責任我們集體承擔”。就這樣,在開局諸多艱難的情況下,廣德園完成征地1796.85畝,收地3027.48畝,這才有了后續招商引資項目的落地建設和投產。回憶借錢干事的那個時候,大家都根本就沒有考慮任何其他的什么,一心只想著如何迫切提升園區形象,切實改變老百姓的人居和企業發展環境,讓廣德園迅速“響起來”“飛”起來。
科德匯產業服務中心項目地塊位于園區的東南入口處,進駐前,這里是一片亂叢林和一些零星低矮破舊平房,作為門戶之一,以前為什么沒有好好打造一下用起來?隨著情況的深入,了解到原來是這些住的是歸國僑民,還有個別是智障殘疾人士,搬遷難度大,考慮到資金需求較大及安置等問題,前管委會在這個地塊還沒有開發計劃的時候,就暫時規避了這個地塊的利用。如此好的位置,不管從園區形象還是從未來發展來說,都應該要迅速利用起來,廣德園管委會意識到這個問題。2019年上半年開始,經批準,管委會和平臺公司科德公司著手可行性報告,最終決策由科德公司作為投資主體,投入近6億元,把這個地塊打造成為一個高標準的集商業、辦公、孵化、酒店、人才公寓等功能一體的綜合體。此時,廣州開發區的高效行政和國企的擔當得到進一步詮釋。果斷決策、迅速執行,墊錢安置、搬遷戶就業、殘疾人的穩妥處理等等僅用10個工作日即完成,一年三個月時間,建筑面積近8萬平方米的城市綜合體建成投入使用。
翻開曾經的畫面,亂木叢林變成了爭奇斗艷的景觀綠植、犬牙交錯的坑洼變成了商業樓宇,那些老百姓也從低矮潮濕破舊的平房搬進了寬敞透亮的樓房,科德匯產業服務中心項目竣工活動的當天,他們站在觀禮的人群中,目光是那樣的柔和...最關鍵的是附近老百姓可以到家門口的科德匯上班了,居住改變了、收入穩定了,老百姓笑了,而這,不正是我們共產黨人百年前的建黨初衷嗎?
臨時黨工委 工作不臨時
據說,活了整整100歲的美軍第八集團軍司令范弗,直到晚年還在不停地反思:上甘嶺這一仗美軍究競輸在了哪里?為什么上甘嶺成了美軍的“傷心嶺”?國外某知名智庫發現上很多軍隊只要指揮員被消滅、建制被打亂,就潰不成軍,但通過對朝鮮戰爭的研究,其發現唯獨中國共產黨的軍隊不同,即使指揮員犧牲了、建制打散了,甚至軍人受傷被俘了,仍能成立黨組織,重新投入戰斗。該智庫的結論是:“支部建在連上”是中國共產黨軍隊的“戰略武器”。
廣德園這支鐵軍小分隊看似人少力薄,但這每個人都不是孤軍作戰,他們來自于黃埔的各單位,他們的背后都有這個部門的大力支持,他們也都為各自單位的榮譽而戰。雖然是深入到粵北的鄉鎮,雖然是遠離黃埔鐵軍的大部隊,但是,廣德園這支小分隊沒有因為距離而放松絲毫對黨員的自我要求,思想和工作上與區內保持完全的同頻共振。這支鐵軍小分隊全部都是黨員,其中四人還是轉業軍人,用他們的話說,沒有比我們更加基層的了,我們每個人都是“連隊”,每個人都是移動“堡壘”。
是的,不管是處于交接工作組還是現在的建設起步期,廣德園始終把黨建作為指導一切工作的引領。
2018年,工作組一進駐英德就成立了“廣清特別合作區前期工作組臨時黨支部”,組織干部隊伍開展各項黨建學習,并到連樟村和龍華村考察學習,深刻體會到園區工作的擔當和使命;緊接著設立了中共廣清經濟特別合作區廣德(英德)產業園臨時工作委員會和臨時管委會,建立機關第一黨支部、第二黨支部和科德公司黨支部等3個黨支部,進一步完善基層黨組織。在整個廣德園都習慣著這樣一句話“臨時黨工委、工作不臨時”,話語簡練,卻蘊含著深刻的內涵。臨時黨工委雖然是臨時機構,卻發揮著不臨時的作用、履行著重要的使命、懷揣著高遠的志向。越是在艱苦的條件下,臨時戰斗堡壘越是挺在最前線,臨時黨工委已然成為這群外派的黨員干部磨練黨性的“練兵場”,在熱火朝天的建設工地,在與時俱進的科創小鎮,在疫情防控的黨員先鋒崗,在雨夜中的黨建前沿陣地,隨處可見臨時黨工委的身影,這些組織關系原本不在一起的黨員,通過臨時黨工委吹響的“集結號”集聚在一起,煥發出了強大的組織戰斗力。2019年12月24日,臨時黨工委以“抓好主題教育、提高政治站位,堅持黨建引領、推動園區建設”的政治行動力,交出了第一份答卷,成功簽約了17個項目重大項目,投資額超過142億元,而這天,離以“廣德園”名義對外開展經濟活動僅四個月的時間。
園區工作就是一個小政府,千頭萬緒,加上一些項目洽談、項目建設和加急性工作,節假日加班加點是常事,有時候一個月也不能回家一次。2020年春節疫情肆虐,為了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黃埔區內干部大年初二就到崗戰疫,在那個階段來說,在家候命也是一種守紀律。可是,看到區內干部都在一線戰疫,而廣德園的企業到底什么情況也無法實地了解,臨時黨工委隨即召開了視頻會議并做集體決定,在充分考慮防疫物資節省使用原則下,分批趕赴廣德園,在當時“一罩難求”的情形下,考慮到不增加當地防疫負擔,同志們利用個人資源渠道,籌集了500多個口罩和一批消毒用品一同帶赴英德備用,最大限度保障了園區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力進行。
接手園區以來,廣德園得到黃埔區委、區政府及各職能部門的鼎力支持,區主要領導及分管領導均多次到園區給予工作指導和幫助,在資金、政策、人事等方面給與了充分支持,據不完全統計,正因為有黃埔區委區政府這個大后方,廣德園得以在創新園區行政方式、服務理念方面能夠放開手腳:成立粵北地區首個“營商環境改革局”;以“六個牌子一套人馬”的構成開展各項營商管理工作;升級園區服務中心,引入稅務一體機、政務一體機各一臺,實現“一窗式”受理、“一門式”服務;推行“一對一”的項目對接責任服務機制,妥善、快速解決企業用地交付、水電、產業準入等問題;簡化辦事流程,備案審批時限,備案類投資建設辦事總流程減少了9個環節、65個工作日,審批、核準類投資建設辦事總流程減少6個環節、22個工作日……例如戴卡旭項目從簽約到摘地僅用了不到兩個月時間,從動工建廠到試投產僅用了8個月時間,更是創造了“廣德奇跡”。
2020年5月,時任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葛長偉到廣德園調研后說,看來當初決定把“兩德”合作區交給廣州的決定是對了,廣德園未來可期。
臨時黨工委一手抓經濟增長,實現現有企業增產擴能,一手抓招商,促重大項目盡快建設投產,秉持黃埔區、廣州開發區人敢闖敢干、奮勇爭先、創新發展的精神,通過班子掛點督導項目進度,成立各項工作專班,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力度,以“只爭朝夕、不負韶華”的擔當,接連啃下“硬骨頭”,解決原“兩德”合作區征地拆遷、永久用水用電、高壓線路遷改等歷史遺留難題。截止目前,廣德園累計引進項目143個,世界五百強企業投資的項目2個,國內五百強企業投資的項目2個,計劃總投資約389億元,來自廣州的占比為70%。2020年,園區累計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6.72%;其中工業項目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45.46%;實現全口徑稅收同比增長37.96%,所有經濟指標實現了逆勢大幅上揚。
開創性的執行
廣清經濟特別合作區作為廣清一體的先行區和試驗區,沒有具體指向要怎么干,廣清、廣德、廣佛這三個不同的園區,根據不同地理位置和資源稟賦,在很多制度、模式和發展定位等方面還需不斷的摸索、研究和磨合。
園區建設規劃先行,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恰逢國土空間規劃大調整。廣德園管委會在2020年便積極著手編制發展規劃,著眼長遠發展,堅持規劃引領,圍繞“一區三園一城”總體發展框架,結合良好的紅茶資源與環境條件,重新審視園區新的發展定位,緊扣“一湖、一廊、一帶、一環、九山”等資源稟賦,編制了園區城市總體規劃(國土空間規劃)、中南產業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同時依托黃埔區 廣州開發區的產業基礎優勢,結合當地實際,充分挖掘園區資源稟賦,按照“一軸一廊、兩核八區”規劃空間發展格局,因地制宜,率先提出“二一三”產聯動的發展思路,實現工業、特色農業和第三產業融合協同發展,積極探索“新型工農城鄉融合發展”的創新路徑,推動當地經濟高質量發展。經過近兩年的深耕,廣德園初步形成了英紅科創小鎮、中南核心產業區、萬洋美妝眾創城、奧園文旅城四個特色產業板塊協調發展的良好開局。
英德紅茶與云南滇紅、安徽祁紅并稱中國三大紅茶,1959年,得到周恩來總理、朱德委員長和原中南局書記陶鑄等領導同志的高度重視,隨后創辦了“廣東省英德茶葉試驗站”,成立了“中南茶葉研究所”。其中,文頭描述的英德紅旗茶廠就是那個年代的翹楚,獲國內外獎項為全國茶葉企業之最,廣大黨員干部、轉業軍人、知識青年和越南華僑曾經在這里演繹了無數戰天斗地、改天換地,舍小家顧大家,舍自我顧集體的紅色故事。后紅旗茶廠因為經營問題,曾經一度流轉的民營企業家手中,2020年,廣德園班子靈敏捕捉到茶廠即將拍賣的信息后,通過國有平臺公司拍下紅旗茶廠。“注入科技和時代元素,全周期的做大做強英德紅茶產業,帶動當地老百姓實現共同富裕”成為了廣德產業園在以發展工業以外的又一破解城鄉二元結構的嘗試。2021年4月1日,英德紅茶產業研究院正式揭牌,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仲華獲聘英德紅茶產業研究院院長。5月12日,英德紅茶科創小鎮列入廣東省特色小鎮管理名錄。6月10日,廣東國際經濟協會以廣德園區域所在的紅旗茶廠為基礎,提交的《關于創建英德“雙紅”黨建示范基地品牌的建議》得到省委張義珍、葉貞琴、陳建文三位常委的批示。6月21日,廣東省推薦的第五批國家工業遺產5個名單中,英德紅旗茶廠位列其中。
高質量發展是一場關系發展全局的深刻變革,越往深處推進,越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越要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政治上的站位高遠、理論上的清晰、認識上的明確,才有行動上的自覺、工作上的主動。”2020年12月,廣州對口幫扶清遠指揮部、廣州市總工會在廣德(英德)產業園紅旗茶廠聯合舉辦了“外派干部職工之家”揭牌活動。此舉是落實關心關愛外派干部的又一創新舉措,致力于將其打造成為“黨建引領之家”“爭先創優之家”“凝心聚力之家”,助力推動廣清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2020年12月15日,省政府通過廣清經濟特別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2021年5月6日,省委常委會通過廣清經濟特別合作區實施方案,省委省政府正加快落實“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的戰略部署。廣清經濟特別合作區作為廣清一體化重要產業發展平臺,正續寫著未來發展新篇章。黃埔區鐵軍小分隊正用熱血在廣德園這36平方公里上譜寫新的春天的故事。假以時日,廣清經濟特別合作區必將成為清遠實體經濟的“主戰場”!
黃埔鐵軍在,哪里都是主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