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勵和懲罰的雷區, 家長踩了嗎?
我們教育孩子一定是繞不開“懲罰”和“獎賞”的,包括現在很多新聞也在說“懲罰”這個話題,但這又如何實現呢?有些人說,這很簡單,當孩子表現好的時候給他一些獎勵,當孩子表現不好的時候給一些懲罰。
似乎說得很有道理,但實際執行時才發現,很多家長明明建立了獎罰制度,卻往往事與愿違,無法收到預期的效果。為什么會這樣?由于“獎罰”是一項技術性的工作,這里面有一定的講究,如果不知道就很容易犯錯。
01。
今日不佳,扣掉昨天得星?千萬別這樣!
對小孩子來說,獎賞一顆星星可以讓他開心很久。同時,我們還經常給孩子們星星、小紅花之類的貼紙來鼓勵孩子們,但我們又經常陷入一個誤區,就是今天孩子們表現不好,我們就會說:今天你們不認真,扣了你們三顆星星。
我們認為這是對孩子的一種懲罰,但在孩子的眼中,這是一種在否定他之前表現良好的行為。如果我有一次做得不好,就是前面的都歸零了,那下一次做得好又有什么意義呢?他會覺得:如此在無形中打擊了孩子的自信心,也打消了孩子的斗志。
因此,使用“貼星星”、“貼笑臉”這一代幣獎勵方式,請您一定只獎勵孩子好的行為,而不是等到孩子壞的行為發生時,將他原來得到的笑臉或星星撕去作廢。
02。
今日表現好,獎勵玩游戲?不行不行
在此“視頻游戲”還可以指我們通常不讓孩子接觸的東西。一般來說,我們都會禁止孩子玩視頻游戲或其他對身心健康不利的游戲。可是孩子今天表現好了,我們就會忘記自己一貫的規矩,開心的給孩子打個手機:給你玩半小時!此時,孩子們會比較困惑:玩游戲究竟是被允許的,還是不允許的?阻止孩子后來玩電子游戲是一件更困難的事。
那么,我們該怎么辦呢?要想徹底根除孩子們的不良行為,不妨把玩視頻游戲的時間作為懲罰的一種方式,在孩子做錯事時,減少孩子在網上玩游戲的時間,而不要讓孩子在玩視頻游戲時做出正確的選擇,這樣,你就達到了目的,孩子也明確了自己的目標。
03。
事情做得很好,可是你做得不好,罰賬?而且是個錯誤!
有時,為了讓孩子做好一件事,我們會提前告訴孩子,例如:“今天你要在半小時內吃完飯,而今天你卻沒有半小時的時間來吃零食。”孩子想吃零食,但很快就吃完了。于是你說:雖然你半小時吃完了,但是你挑食了,還是不能吃零食。在這個時候,孩子的情緒是怎樣的?難道你這個大人也太不會說話嗎?
要告訴大家的是,在進行獎罰時,要明確目標行為,即你要獎賞的行為是什么,懲罰的行為是什么,你是因為孩子們認真地寫了,才給他們獎賞的,而不是因為他沒有看書而取消獎罰,懲罰也是一樣,像上面這種情況,對孩子來說,不是教育,而是傷害。
此外,還有一些父母根據心情對孩子進行獎懲,今天心情好,孩子做錯了沒問題,但遇到你心情不好的時候,孩子稍稍做了一點錯事就會受到一頓斥責。久而久之,孩子的小心眼就不知該如何去做了。因此,獎罰時要明確目標。
處罰與獎賞并不像我們想的那么簡單,對于孩子的成長,我們必須嚴肅而謹慎地對待。獎罰的運用是一種藝術,它要因人而異,因事因時制宜,因時制宜,因時制宜。每一位家長,如果能用心了解孩子,掌握科學的獎懲方法,就能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