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88.6%的受訪家長曾坦言過度的幫助孩子
父母的陪伴和幫助對孩子的成長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有的時候,父母為了讓孩子成績更好,簡歷更光鮮,過分地幫助孩子,甚至有的父母直接介入了本屬于孩子的賽道。
最近,中國青年報(wenjuan.com)社會調查中心發布的一項針對1504名家長的調查顯示,88.6%的被訪家長坦言他們曾經過分幫助過孩子,70.0%的被訪家長認為這將導致孩子失去獨立性,依賴父母。在接受調查的父母中,81.8%的人認為應該讓孩子獨立地成長。
其中33.8%來自一線城市,47.7%來自二線城市,16.4%來自三四線城市,1.7%來自縣城和鄉鎮,0.3%來自農村。
被調查的父母中有88.6%承認他們曾經過分幫助過孩子。
居住在天津的盧鳳(化名)說,孩子上了小學三年級,她覺得現在父母過分幫助孩子的現象相當普遍,“有時候知道這樣不好,但又很無奈。感覺應該讓孩子自己照顧自己,自己收拾書包穿衣??墒撬焯炷\,工作效率不高,我又趕著去上班,就給他穿上衣服,晚上還幫他收拾書包。
研究表明,88.6%的父母認為他們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受到了過度幫助。
盧鳳坦言,有的時候,一些比賽是針對孩子的,是帶有評比性質的,但對過程的控制又不太嚴格,一些有能力的父母會希望自己的孩子做得更好,而過分幫助孩子。
山東胡芝(化名)認為,有的時候所謂創新的作業,有些是孩子力所能及的,父母只能介入,“以前學校老師讓二年級的孩子組隊做幻燈片,展示傳統文化,這些孩子都在哪兒呢?
上海一所小學科技老師劉峰(化名)說,他曾經給四年級的學生布置一個制作小書架的任務,最后交作業時,許多結構精巧,做工精細,一問三不知,“家長幫著做,一方面擔心這樣的作業影響主課學習,浪費時間;另一方面又覺得孩子自己做不好,要不就畫線筆直,量度不好,要不就貼不牢,不如自己幫著做,交上去還是很好的”。
很多家長都過分地幫助孩子做功課,劉峰改變了教學策略,讓孩子只能上課,不能帶回家,“有些孩子可能動手能力不強,我會告訴他,不要用結構太復雜的東西,少做一層,或者稍微縮小一些。這樣的作業是想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不能本末倒置”。
什么原因導致父母過分幫助孩子?其中,60.0%的被調查父母認為他們追求“起點”“初期速度”,56.0%的被調查父母認為他們過分溺愛孩子,竭盡全力給孩子最好的生活方式,55.6%的被調查父母認為他們是因為他們小時候沒有條件,現在他們想要給孩子補償。另外還有:父母有某種優勢,要在下一代中充分發揮(47.2%),大家都這么做,自己不幫助孩子就落后了(39.6%),任務超出了孩子的能力,不幫助孩子就完成不了(31.5%)等等。
接受調查的家長中有81.8%的人建議父母調整心態,讓孩子獨立成長。
「小孩子的事,就交給他去做。以前也有學生參加競賽活動,家長參與幫助領取獎品,這樣有失公平。”盧鳳覺得家長參與太多,不利于孩子之間的良性競爭。
胡曉(化名)是天津某大學的一名輔導員,她介紹說,每年新生入學,學校都會提倡讓學生獨立完成報到手續,“我們學校的報到大廳就有家長休息區,讓家長坐下來等著,不能跟著孩子,也不能替孩子報到。我注意到,有的家長會很放心的讓孩子辦理手續,有的家長雖然坐下來,但一會兒又告訴孩子東西少了,一會兒又張羅著要不要排錯隊,孩子也跟小迷糊似的,不知道登記資料放在哪里,只好讓家長找出來”。
胡曉說,每個孩子的成長環境都不一樣,有些父母比較注重孩子的獨立,有些會包辦一切。”我們在巡視宿舍的時候也發現了,有些父母把孩子送到宿舍去看看環境就放心了,有些則會給孩子鋪床單、打掃衛生。父母總是幫助孩子,到了大學還是這樣,孩子也不能獨立完成這些日常事務”。
調查顯示,70.0%的受訪家長認為過度幫助孩子會導致孩子喪失獨立性、依賴父母;52.3%的受訪家長擔心考小三,有損教育公平;49.5%的受訪家長認為過分重視成績,功利心太強。另外還有:拔苗助長,違背成長規律(47.3%),在父母的指引下成長,孩子沒有自主空間(43.6%),失去嘗試的機會,不能從挫折中成長(42.0%),孩子不能表現自己,自信受到打擊(22.3%)等等。
允許孩子自己完成任務,這可能不完美,也可能出錯,但這是成長的必經之路。劉峰認為,如果家長對孩子的學習和成長幫助過多,甚至干預過多,孩子就會失去主見,變得缺乏獨立性,“父母事事都很周全,孩子也會錯過嘗試錯誤成長的機會”。
根據劉峰的觀點,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離開和放手是一個必然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給孩子良好的引導,要比什么事都操持好”。
盧鳳認為,有些考核針對的是孩子,要設計得更科學合理。
「家長過分幫忙,有時是因為他們不知道家長責任與子女責任的界限?!怪袊逃茖W研究院研究人員儲朝暉說,如果孩子太多地在父母的幫助下完成任務,將無法分清自己的責任,形成對父母的依賴性,也將缺乏鍛煉學習的機會。
儲朝暉認為,家長要把握好平衡,分清哪些是孩子能做到的。「我們常說「強父弱子」,父母若太能干,孩子運動機會少,能力就會變差。告訴孩子哪些是應該自己完成的"。
在家長過分幫助孩子的問題上,調查顯示,81.8%的受訪家長建議擺正位置,讓孩子獨立成長;63.0%的受訪家長建議宣傳引導,樹立理性、平和的教育觀;62.4%的受訪家長建議制定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標準;34.6%的受訪家長建議對過分幫助、不公平的行為進行批評與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