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一3歲女童患癌!少兒發病率上升
在湖南岳陽,3歲的小女孩小丫(化名)一年前被家人發現脖子上長了兩個包塊,這一年來,包塊迅速長大,壓迫氣管,影響孩子的呼吸,危及生命,在湖南省人民醫院進行乳甲外科手術,手術后病理顯示甲狀腺乳頭狀癌。
最近,本院乳甲外科主治醫師、甲狀腺亞專科主任張超杰教授提醒大家,近年來,兒童及青少年甲狀腺癌的發病率不斷上升,應引起高度重視,及早預防,早發現,早診斷。
小丫兩歲的時候,我們就發現孩子在仰著頭或轉頭的時候,脖子上會出現明顯的包塊,大小和葡萄差不多。回憶起小丫頭的父親,一家人感到不對勁,帶著小丫頭到湖南省人民醫院乳甲手術。
張超杰為小丫做了全面檢查,診斷為甲狀腺腫瘤,排除髓樣癌后,建議密切觀察并隨診。
由于青少年甲狀腺腫瘤惡性發生率較高,張超杰介紹,其所占比例為20%-50%。對15歲以下兒童的甲狀腺腫瘤,應首先排除惡性腫瘤,考慮到2歲以下幼童在快速生長發育期,密切觀察是最佳選擇。
不料這一年,小丫脖子上的包塊迅速長大,尤其是3個月后,包塊從喉部伸到耳后,小丫的呼吸也受到了影響。家里人又帶著小丫來到張超杰教授的門診,住院治療。
CT檢查表明,小丫的甲狀腺腫塊已達8cm×5cm,6cm×4cm,而她的氣管被壓成一條縫,最窄處僅3cm。鑒于小丫將面臨生命危險,張超杰為她安排了緊急手術。
三月三十日,張超杰教授小組在兒童呼吸科、麻醉科的密切配合下,為小丫作了甲狀腺全切手術,術中病理報告為甲狀腺乳頭狀癌。術后小丫順利地回到普通病房,無明顯術后并發癥發生,并于4月2日出院回家。
張超杰介紹,小丫的甲狀腺腫瘤即使發生早期癌變,手術預后也是較好的,以后定期服藥,對她的生長發育和正常生活沒有影響。
張超杰表示,近年來兒童甲狀腺癌發病率的上升,與環境、飲食等因素有關,也與先進的檢查手段、疾病意識的增強有關。甲狀細胞癌是兒童中最常見的頭頸部惡性腫瘤之一,約占所有兒童惡性腫瘤的7%,與成人相比,兒童甲狀腺癌更易發生淋巴結轉移和周圍組織侵犯,嚴重威脅兒童健康。
張超杰提醒,青少年甲狀腺癌要早預防、早發現、早診斷,如果父母發現孩子有頸部腫塊、聲響異常、飲水嗆咳等問題,要及時就醫,尤其是有甲狀腺癌家族史的家庭要特別注意甲狀腺問題;要在正規醫療機構的專家指導下,選擇合理的手術方式和治療方法,以改善患兒的家庭病史,術后還要定期隨訪復查,及時發現病情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