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襲擊“要怎么破”?火箭軍新式裝備準備亮相了
日前,西北深山,火箭軍某旅組織全裝備、全要素、全流程的應急處置演練,突出要素協同、體系作戰,在陌生、復雜環境中,對應急處置單元的作戰能力進行全方位的檢驗。
"報告指揮員,前方30公里的第一區遭到敵方核生化攻擊,請求支援。"
輻射探測小組接到指令后,立即前往事故地點,采用徒步探測和機載探測相結合的方式,利用核素鑒別儀、手持式便攜式輻射探測裝置等新型設備,對物體表面及現場沾染情況進行探測,為后續處理提供科學依據。
與此同時,操作號手通過遠程操縱實現對污染源的全方位立體封閉和污染壓制。排練期間,指揮小組臨時下達“現場劑量率大幅上升”特情,指揮人員命令多角度噴射壓制性除污劑,迅速壓制空氣中的放射性塵粒。在減少了現場劑量率后,操作號手通過視頻傳輸功能遠程遙控多功能機器人,回收處置事故區的“危險源”。
火箭某旅機器人操作號手槐二猛:我們這個多功能機器人作業車,可以實現100米遠距離遙控操作,這就要求我們平時操作號手槐二猛密切配合,努力精練,達到人機結合,能快速、高效地在嚴重污染區域內清除輻射物,大大減少輻射對人體的危害。
洗車班迅速設置了門式洗車架,對受污染的車輛設備進行了全面洗車,確保放射性污染降至正常水平。
火箭某旅旅長丁立虎:我們以“模塊化、任務化、全景化”的方式,立足于各種復雜的艱苦條件,大力開展人裝合一、實景、實案實戰的訓練,不斷提高核應急作戰單位的作戰能力和實戰水平,確保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做到隨時應變,有效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