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山鷹:顛覆傳統商業邏輯 普華通證新模式助力新經濟發展
2021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開啟之年。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十四五”時期要加快數字化發展,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協同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轉型,加快數字社會建設步伐,提高數字政府建設水平,營造良好數字生態,建設數字中國。
3月15日,由普華商業集團主辦的“區塊鏈與數字化賦能發展高質量論壇”在北京中國大飯店盛大舉行。本次論壇圍繞“區塊鏈和數字化如何促進實體企業發展”這一主題,邀請金融、區塊鏈、數字經濟等領域二十余位專家共聚一堂,共同探討區塊鏈和數字化技術在商業模式創新,賦能實體企業高質量發展,建設數字企業方面的重要作用。
隨著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的逐步發展,數字化已然成為各行各業的大勢所趨,區塊鏈技術也悄無聲息地融入了大眾的生活。而因其去中心化、不可修改及全球共識的技術特性,如今在商業實踐方面區塊鏈技術也有了更深刻的解讀和更廣泛的應用。
普華商業集團董事長、中國特色金融理論提出者翟山鷹先生,在本次論壇中以《數字通證新模式 助力新經濟發展》做主題分享,他從一個全新的邏輯維度,縱觀農業、工業、互利網三個文明階段,介紹了不同時期形成的商業邏輯對企業與客戶不同作用,并基于區塊鏈與數字化技術下提出了一個的全新商業交換邏輯——數字通證新模式,獲得了與會專家、學者的一致認可和高度認同。
不公平的商業交換邏輯
在農業文明時代形成的傳統商業邏輯中,商業活動主要由買賣雙方構成,即市場客戶與企業商家。市場客戶支付貨幣獲得企業商家的產品或服務,企業商家出售產品或服務從而獲得貨幣,這種簡單的商業交換邏輯是公平交易。然而,工業文明時代的商業邏輯中,由于金融資本客戶的出現,傳統簡單公平的商業交換邏輯逐漸被打破,并逐漸發展成不公平、不對等的商業交換邏輯。
由于金融資本客戶的介入,他們利用實體企業急于提升生產力水平的心理和不清楚股權價值的誤區,廉價的獲取了企業股權并進一步剝削了企業與客戶的剩余價值。對企業而言,由于金融資本的介入,企業獲取貨幣后同時形成實體價值和股權價值,本應該用于擴大生產的貨幣被金融資本大量攫取。對客戶而言,客戶貢獻了支持企業長期發展的貨幣,卻仍舊僅僅獲取將被消耗的產品和服務,企業長期發展的股權價值被企業和金融資本客戶瓜分。
“所有企業的實際價值都來源于它賣產品/服務能力及市場中客戶‘喜歡’它能力的總和,理論上跟一個提供金融資本的人/機構沒有任何關系。我們想象一下,如果所有的企業在出售給客戶產品、服務的時候,把未來能夠形成股權收益這方面的收益可能性,加在銷售體系里出售給客戶,那么客戶購買產品服務雖然可能比現在的價格要貴,但是客戶能夠獲得商品和未來成長價值。”翟山鷹老師說。
然而由于沒有這種結構,目前金融資本在生產力關系中處于一個絕對掠奪的地位。金融資本客戶可以很輕易的把一個企業所有由社會客戶貢獻和企業生產所得價值最大限度榨取。而進入互聯網文明之后,新技術和新資本模式讓金融資本客戶對實體企業和資本市場的控制力進一步加強,上述行為的剝削程度變得更加“恐怖”,基于企業自身實體經濟產生的收益成為金融投資人在資本市場上獲取重大收益的來源,而企業所得甚少,客戶則根本沒有所得。
翟山鷹老師表示,這種完全不公平的商業交換邏輯實際上已經成為實體經濟發展受到壓抑和人類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的最根本原因。
數字通證構建新商業模式
幾千年來,生產力與生產力關系的矛盾一直是困惱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對企業而言,生產力與生產關系最合理的搭配就是實現“貨幣對企業發展作用等值”效果。
然而,由于貨幣對企業生產力貢獻度無法計價、生產力貢獻度無法自動變更、企業發展實時信息滯后、企業與客戶關系模式固定、生產力貢獻度憑證與企業股權關聯度五個問題,企業始終無法實現貨幣對企業發展作用等值的效果。
“由于區塊鏈技術和信息化技術的發展,以及傳統金融私募投資完善的貨幣與企業股權動態計價體系,使得上述五個問題已經從根本上完全得到解決。”翟山鷹老師表示。
依托于區塊鏈技術(智能化合約)與傳統金融投資工具使得動態衡量貨幣與企業生產力價值關系成為可以由完全自動、自主、公平、無法篡改的系統智能化運行。同時,信息化技術與大數據技術的應用能夠直接生成動態跟蹤企業發展的數據變化系統,實時反應并記錄企業最真實的運營狀況,讓客戶第一時間了解企業動態。所以依靠區塊鏈技術和信息化技術構建的數字通證新商業模式將取代傳統的商業邏輯,真正達到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最佳搭配。未來,這種新型的商業模式必將成為主導全球商業市場發展方向的新標準化模式。
數字通證新模式推出之后,不僅解決人類幾千年解決不了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更對未來的區塊鏈乃至整個數字經濟的發展,都會起到特別重要的作用。第一,數字通證新模式能極大的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特別是為優秀的實體企業發展提供一個強大的助推力;第二,極大拉動中國內需增長,用全新的多層次消費模式帶動內需快速增長;第三,避免中國大量優質的實體企業,在初創、發展階段被國外金融資本通過投資“擄走”控制權的不利局面;第四,發揮區塊鏈技術對生產力結構優化的重要作用,讓區塊鏈技術徹底回歸到記錄生產力價值評估的本源作用;第五,建立企業真實的社會性自主信用體系,幫助企業增加未來進入各種領域的認知效率;第六,減少不合理的貧富差距并化解由此產生的社會矛盾,讓所有的社會大眾都可以通過生產力貢獻度獲得“超值”收益。
翟山鷹老師的分享得到了在場專家、學者的積極響應和高度認可,數字通證新模式的提出更是讓在整個行業對區塊鏈技術的落地應用有了更加明確的方向和全新的角度。
中國區塊鏈經濟100人之一、區塊鏈經濟學家DAO發起人王學宗先生認為,數字通證新模式能夠解決數據確權的問題,工業文明下市場經濟最大的問題“贏者通吃”局面將得到徹底解決。
中國社科院博士、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區塊鏈專委會副主任委員程曉明先生表示,數字通證新模式利用其去中心化的特點,能夠給市場提供互利互惠的信任基礎,有效提高上市公司質量。
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黨組成員王忠海先生強調,正確的觀念才能指導正確的行動,社會需要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先行者必須有情懷,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要做敢于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顛覆傳統商業邏輯,數字通證新模式將徹底消除金融剝削實體企業發展的局面,開啟中國商業發展乃至世界商業發展的嶄新紀元。這種真正符合商業未來發展方向,能夠讓實體企業真正受益的全新商業邏輯,不僅只是普華商業集團的研究成果,更是真正符合“按勞分配 多勞多得”社會主義分配體系的經濟學模型。我們相信,在更多區塊鏈行業專家、實體企業的共同參與下,圍繞數字通證新模式形成的區塊鏈經濟體系必將成為中國人自己的東方經濟學理論。
普華商業集團作為一家面向未來的數字經濟標志性企業,自成立以來在區塊鏈理論與技術研究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與物力,并始終站在實體企業發展的角度,打造“理論成果轉化+技術成果轉化”的雙驅動公司,真正為實體企業發展提供前沿區塊鏈與數字化技術,為區塊鏈行業提供可參考可落地的商業應用方向。
未來,普華將與更多行業專家、企業家一起,以數字通證新模式為基礎,圍繞各地實體企業發展的不同情況,建立更多更適用中國企業的通證新模式發展模型,為改變中國商業固有的發展模式,振興中國實體經濟騰飛奉獻新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