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萬億外國資金流入資本市場的風險應保持警惕
在人民幣強勢升值的背景下,防范跨境資本異常流動的風險已成為近期監管政策的一個重要焦點。
國家外匯管理局日前明確了2021年外匯管理的重點工作,在防范異常跨境資本流動風險方面居第一位。國家外匯管理局表示:要加強對外匯形勢的監測和評估,密切關注外部沖擊的影響,引導金融機構和企業堅持風險中性原則,打擊外匯投機,加強市場預期管理和宏觀審慎管理,避免外匯市場無序波動。
跨境資本流動"正值外資涌入中國資本市場之際,"跨境資本流動"已成為政策關鍵詞。以中國債券市場為例,截至2020年12月,境外機構投資者連續25個月增持中國債券,2020年全年,境外機構投資者增持人民幣債券逾1萬億元。
業內人士認為,2021年,外資流入的勢頭可能會增強,對人民幣升值的強烈預期將疊加在一起,跨境資本"大進進出出"的風險將加大,防止當時出現異常的跨境資本流動風險。
一萬億規模的外資流入
全球范圍內,資本正流向新興市場國家。根據國際金融協會(IIF)在當地時間1月6日發布的一份關于全球資本流動的報告,2020年全年約有3130億美元流向新興市場國家。
中國資本市場尤其受歡迎。澤信投資研究所所長連平表示: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中國的國際收支開始出現"雙順差",大量跨境資本流入中國股票和債券市場。
到2020年12月,流入新興市場國家的投資總額約為459億美元:債券市場投資166億美元,股市投資293億美元,其中132億美元流入中國股市。
目前,境外機構投資者連續25個月增持中國債券。根據中央結算公司(按投資者)最新發布的債券托管數據,2020年12月境外機構投資者增持了1185.08億元人民幣債券,從而增加了2020年境外機構投資者持有的人民幣債券數量。
渣打銀行全球研究部預計,2021年流入中國債券市場的外資規模可能會升至1.3萬億元至1.5萬億元的歷史最高水平,主要原因是發達經濟體央行持續量化寬松,中國國債與發達經濟體之間的利差創紀錄,中國國債繼續被納入國際指數,人民幣前景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