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巨額學費,但只在半夜網上上課流行的情況下,留學生陷入兩難境地
隨著開學季的到來,許多歐美大學紛紛宣布推遲開學時間或改用網絡教學。由于疫情造成的經濟困難,一些大學被迫永久關閉。據報道,截至今年7月,僅美國就有33所大學宣布永久關閉,涉及5690名中國學生。
上個月,美國移民和海關執法局(ice)發布了留學簽證的新規定。各種簽證、考試、學校申請的延期和暫停,也讓不少家長和學生在選擇留學時更加謹慎。
在流行形勢下,留學生的選擇是什么,留學市場的新動向是什么?
近日,錢寶采訪了一些在杭州的留學生和家長,以及業內代表。
3月初,留學生母親的焦慮主要集中在如何讓孩子回國。現在討論最多的話題是是否要回去上課。
按照最初的計劃,我女兒下個月應該在英國讀二年級了。8月初,學校發了一封郵件,表示已經為線下課程做了充分的準備,但在信的最后,學校也表示,如果來之不易,可以理解。
經過商量,家人決定讓女兒繼續留在中國上網絡課。這也是我身邊大多數家長的選擇。因為孩子的健康和安全真的更重要。
這樣的選擇是無奈的。我們送女兒出國留學,不僅是為了讓她學習知識,更是為了了解當地的風俗文化。然而,現在我只能支付高額的留學費用,留在國內在線上課。
英國大學只需三年。她的女兒從三月份就回家了。如果她明年回到學校,這意味著她三分之一的時間將在中國學習。
英國和中國還有8小時的時差。課程時間為英國時間13:00至17:00,相當于北京時間21:00至1:00。家長們開玩笑說,“這就像在中國花了很多錢上夜校。”
我身邊很多海外留學生的母親仍然擔心房租問題。年初,孩子們陸續回家,租住的房子也沒有歸還。我以為我已經付了幾個月的房租,但我不知道損失在哪里。
周作成是中美關系史上的博士生。他訪問美國的計劃遙遙無期。他很早就決定去美國。在這項工作中,研究近代史需要處理各種檔案和文獻。作為中美關系的研究者,我怎么能不去美國呢?
我原本打算在博士論文題目基本確定后出國,這樣我就更有針對性了。所以去年9月,我第一次向主管老師表達了出國留學的意向。這是一個為期半年的訪問計劃。除了參加一些必要的學術活動外,其他時間足夠我出入各大檔案館。
不到一個月,我就被告知今年三月有機會。提交研究項目,申請公共補助金,申請美國簽證沒什么問題。一切順利。
在疫情爆發之前,我從未對這次訪問感到焦慮。直到3月份,我在出發前突然收到一封郵件,訪問計劃暫時推遲,直到疫情穩定。
之后,我又收到了兩周的通知。甚至很多剛出國的學生還沒有開始學習,出于防控的原因,他們暫時回國了。
沒有時間作出更多的反應,我奇妙的計劃被推翻了。首先,論文,缺少最新的檔案,缺少資料成為最“禿頂”的問題。為此,我也做好了最壞的打算。我真的做不到。我不得不改變研究方向,甚至推遲畢業。
更讓我緊張的是疫情過后的學術交流。為了預防和控制疫情,許多國際學術會議被取消、推遲或轉移到網上。
九月就要到了,出發的日子還很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