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預防和治療高血壓,遠離"腦血管意外
腦卒中是我國老年人三大死因之一。它是中國疾病的頭號殺手。其死亡率、致殘率和復發率都很高。高血壓是導致腦出血、腦梗死等中風的最危險因素之一。
據南京市中醫院腦病科主任王景清介紹,中風相當于中醫中風。它是由腦血管阻塞或破裂引起的腦組織功能或結構損傷的疾病。其病理基礎是腦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是腦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動脈粥樣硬化部位,血管壁增厚、管腔狹窄或斑塊破裂、繼發血栓形成、部分大動脈血栓脫落可引起腦栓塞,導致腦功能不全或腦梗死。高血壓也是腦出血的常見原因。揚子晚報/紫牛報記者蔡云琪警惕先兆癥狀,遠離“腦血管意外”。中風起病急,又稱“腦血管意外”。然而,大多數中風患者都有一些先兆癥狀,通常在發病前幾分鐘、幾小時或幾天出現。王某說:腦出血多為情緒激動、飲酒過度、勞累過度等活動誘發,發病前部分患者出現頭暈、頭痛、鼻出血及結膜出血等癥狀,血壓偏高。嚴重者患者會突然昏厥,出現神經系統損傷的癥狀和體征,如口、眼偏斜、凝視、肢體癱瘓、大便失禁等,有時還伴有胃內容物吐血,并伴有胃腸道出血等危及生命的并發癥。相反,腦梗死通常是在靜息狀態下開始的。當你早上起來的時候,你突然感覺到你身體的一半不聽從你的意愿。你的頭腦大部分是清楚的。脈搏、呼吸明顯改變,逐漸發展為偏癱、單癱、失語癥和偏盲。發病前,部分患者可能出現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如頭暈、頭痛、突然言語困難、肢體疲勞、麻木、沉重等,但在短時間內或1小時內恢復正常。王主任說:有一些高血壓患者沒有意識到癥狀或癥狀輕微而不注意。直到發生腦梗死或腦出血,他們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壓,需要警惕。
要遠離“腦血管意外”,從合理用藥入手,預防和控制高血壓引起的“腦血管意外”,首先要調節血壓。王京青主任強調:服用降壓藥時,不能迅速降壓。人腦組織的血流主要由血壓維持。大多數高血壓是由動脈硬化引起的。突然低血壓使腦血流量減少,腦灌注驟然不足,易發生腦梗死;另一方面,血流速度驟減會使血液粘度增加,血小板和纖維蛋白淤積容易形成血栓,也容易誘發腦梗死。
王說:血壓的調節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沒有中風的病人應該盡量保持血壓穩定。他們可以選擇長期或低劑量的抗高血壓藥物,以避免血壓波動。當發生腦梗死時,不建議在急性期將血壓降至正常。有必要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調節血壓。
對于疑似突發性中風和自測血壓快速上升的家屬,家屬不需要人工將血壓降至正常值,但應聯系120咨詢并及時治療心肺功能。醫生會及時調整和控制病人的病情。除了高血壓病患者沒有及時治療或間斷用藥,使血壓波動容易導致中風,此外,專家表示:糖尿病合并高血壓、高血壓病患者左室肥厚的心電圖表現,高血壓患者50歲以上及其他危險因素更易發生中風。
王京青主任建議,高血壓患者應給予減肥、節食、限制鈉鹽、禁酒、增加體力活動等非藥物治療,或配合西醫降壓,積極控制血脂異常等代謝綜合征,糖尿病、高尿酸血癥、痛風和高酮半胱氨酸血癥。腦血管疾病是可以預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