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直接制造模式的快速發展開創了服裝行業的新風口
客流量驟降,離線停滯,業績急劇下降。新冠肺炎的突然流行,使服裝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然而,在冬季,C2M(用戶直接制造)模式的興起就像一盞明亮的燈,給服裝企業帶來了新的方向和希望。
C2M,又稱"短路經濟",簡單地說,就是消費者直接去工廠,強調制造和消費者的融合,在C2M模式下,消費者直接通過平臺發送訂單,工廠收到消費者個性化的需求訂單,然后根據需求設計、購買、生產和發貨,消除品牌、代理商、商場等中間渠道環節,使產品幾乎可以以批發價出售給消費者。
在消費者方面,根據全國商業信息中心的監測數據,2020年11月,50家大型零售企業的服裝零售總額同比下降2.8%,低于去年同期的3.5個百分點。
在生產方面,許多服裝企業的業績下降,甚至遭遇了生死攸關的危機。12月15日,拉卡貝爾宣布另一名高管辭職。在過去的一年里,該公司經常發生變化。作為第一家在中國上市A+H股的服裝公司,擁有"中文版Zara"的拉卡貝爾(Raqabel)現在正舉步維艱。
外經貿大學教育與開放經濟研究中心工業系系主任盧福勇說,這一流行病對服裝業產生了很大影響,許多國內服裝企業的離線客流量大幅度減少,業績急劇下降。在行業整體蕭條的背景下,C2M模式的迅速發展已成為促進消費和加快國內周期的有效途徑之一。
十多年來定制的庫爾特智能(Kurt Intelligence)今年7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這也意味著C2M定制商業生態模式在資本領域得到了認可。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對此表示,作為定制商業生態模式的實踐者,庫爾特智能應繼續促進規模和定制的統一,并加強C2M智能制造模式,即生產規模大、效率高、成本高的個性化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