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健康促進與扶貧的深度融合
12月18日,國家衛生衛生委員會在重慶舉行了一系列"十三五全民健康之旅"(重慶)新聞發布會。重慶市衛生衛生委員會黨委書記、主任黃明輝說,自2017年以來,重慶市每年都把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納入區縣黨委政府的目標評估,推動衛生工作納入各項政策,基本形成了"政府主導、部門合作、社會動員、群眾參與"的工作模式。2020年,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到23.01%,比2017年增長8.13%。
黃明輝說,在"十三五"期間,重慶開展了為期三年的促進貧困地區和貧困地區健康的運動。針對重慶市居民的常見病、多發病和辛辣、油膩的飲食習慣,對貧困家庭進行健康宣傳教育,基本實現了"一張一張紙、一家一人、一人一人、一份健康教育處方"。2020年,貧困地區居民衛生素養水平達到22.13%,比2017年提高11.52%,高于全市人口增長速度。
在農村改廁方面,2015年以來累計改廁142.5萬座,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由2014年的64.5%提高到82.3%。在健康教育進學校方面,貧困地區健康促進學校比例達到50%以上。以示范點推進健康環境建設,建成健康促進縣(區)8個,國家健康科普基地1個;此外,還建成13個國家衛生區,10個國家衛生縣城,55個國家衛生鄉鎮,市級衛生城區實現全覆蓋開展職業病,地方病,傳染病專項治理和防治,完成地方病三年攻堅重點任務。碘缺乏病,氟中毒等地方性疾病控制率和消除率達到100%。
重慶市健康教育學院所長黃浩說,在"十四五"期間,全市將從三個方面重點做好健康促進和教育工作:一是完善"兩庫一機制"的衛生科學推廣工作,建立衛生科學專家和資源數據庫,建立全媒體健康知識傳播和傳播機制;二是塑料品牌,做好中國健康巴渝銀行的宣傳和展示活動。三是重視示范性,推進縣(區)建設健康促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