樣品交接完成, 嫦娥五號任務,將進入科學研究階段
國家航天局在北京為嫦娥五號任務的月球樣本舉行了交接儀式,并與一些參與單位一起見證了將樣本轉移到任務地面應用系統的過程。這標志著嫦娥五號任務從項目實施階段正式轉變為科學研究的新階段,開啟了中國首次外星物體儲存、分析和研究的序幕。
在交接儀式現場,國家航天局局長、探月項目主任張克健將嫦娥五號樣品容器交給中科院院長侯建國,交給侯建國。初步測量后,嫦娥五號任務收集了約 1731 克月球樣品。樣品安全運輸到月球樣品實驗室后,地面應用系統的研究人員將按計劃儲存、準備和處理月球樣本,并開始科學研究工作。
國家航天局將公開發布嫦娥五號任務的月球樣本管理措施和相關管理政策,組織樣本管理,協調樣品科學研究的推廣工作,鼓勵更多國內外科學家參與,爭取取得更多的科學成果,同時開展與嫦娥五號任務有關的公眾科普和文化交流。
11 月 24 日,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進入軌道,于 12 月 17 日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著陸,經過 23 天的月球轉移、近月制動、兩兩分離、順利登月、鉆臺取樣、月球起飛、交會對接、樣品轉移、月球等待、月球轉移、再入大氣層等。此后,嫦娥五號安全返回北京,完成了機艙的開放和相關加工工作,科技人員成功地取出了月球樣品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