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萬億元!讓外資買買買的原因是什么
今年,中國經濟迅速復蘇,而主要經濟體的資產收益率正在下降,這使得中國債券市場成為外國投資的 "避風港"。中國債券信息網(China Bond Information Network) 發布的數據顯示,由于美國國債收益率下降,外國持有的中國國債已飆升至創紀錄的 1.79 萬億元。
另一組數據顯示,11 月份境外機構債券的價值為 2.766336 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 47.88%。迄今為止,外國機構投資者已連續 24 個月增持中國債券。國際投資者向中國債券注入了大量資金,這表明外國投資者對中國經濟的長期健康發展充滿信心。
中國債券變得火爆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 的數據顯示,今年人民幣在所有新興市場貨幣中處于領先地位,兌美元匯率為 6.5%。與此同時,與主要經濟體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國債的實際利率也非常高。目前,中國 10 年期國債對美國國債的溢價已升至 250 個基點,為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水平。
在這種背景下,國際投資者今年向中國債券注入了創紀錄的資金。最有說服力的指標是日本投資者今年的行為。據報道,日本繼續出售美國債券,但卻大幅增加了中國債券的持有量。根據日本財務省最新公布的數據,10 月份日本基金購買了 856 億日元(合 53 億元人民幣)的中國債券,2020 年購買了 5057 億日元(317 億元人民幣)的中國債券。
對此,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陶金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分析,首先,近年來中國債券市場對外開放步伐加快,債券在 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直接入市的基礎上,更好地滿足了境外投資者的需求。且全球三大債券指數紛紛納入相關中國債券,客觀上引發了全球更多投資者的配置需求。其次,我國代表性上市公司在疫情防控期間業績穩定,增長潛力逐步釋放,導致外資的配置需求。再次,利差是中國債券等資產具有吸引力的原因之一,而中外利差的背后是中國與其他國家相比在抗疫情,經濟復蘇和政策水平等方面的突出表現。"。
主要市場機構普遍樂觀地認為,中國經濟將在 2021 年繼續引領全球經濟增長。9 月,富時羅素(FTSE Russell) 宣布從 2021 年 10 月起將中國債券納入富時世界債券指數(WGBI)。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 大中華區宏觀戰略分析主管劉利南(Liu Linan) 認為,外國機構將在 2021 年繼續持有更多人民幣債券投資,今年流入債券市場的資金將達到 1.2 萬億元。
陶金認為,中國的經濟發展是穩定而遙遠的,有能力吸引外資長期分享穩定增長帶來的紅利。此外,美元未來將進入一個較長的貶值周期,與此相對應,人民幣長期升值是一個很大的概率事件,可以對外資流入形成積極的循環效應。
促進人民幣國際化
陶金認為,國際投資者對中國債券的需求有助于增加離岸人民幣市場的產品供應,豐富海外市場的投資渠道,擴大離岸人民幣市場的規模,進而促進人民幣國際化。
這不僅是中國債券的受歡迎程度,而且今年以來人民幣在全球的吸引力也在繼續增長。根據數據,今年第三季度,在商品貿易項下,人民幣跨境使用規模繼續擴大,結算和使用規模超過 1.2 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 14.2%。
中國人民大學崇陽金融研究所研究員劉瑛向 "國際商業新聞" 表示,中國經濟復蘇比其他主要經濟體快得多,相應的資產回報率也相對較高,而人民幣持續升值和升值預計將吸引更多投資者到中國投資。同時,區域綜合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 的簽署也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了更廣闊的舞臺。" 在這種背景下,人民幣可以更多地通過國內金融業對外開放,抓住機遇尋求更強勁的發展。
中國人民銀行等六個部門近日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優化跨境人民幣政策以支持穩定對外貿易和穩定外商投資的通知(征求意見稿),以進一步簡化人民幣跨境結算程序,為人民幣跨境投融資提供更多便利。中央銀行日前透露,政策文件將很快發布。
陶金強調,盡管明年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有望加快,但資本賬戶尚未完全放開,人民幣國際化仍將設置 "上限",有必要在促進國際化與防止外資長期波動之間找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