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水嶺!太陽軌道飛行器揭秘“營火”、太空天氣和彗星解體
太陽軌道器(SolarOrbiter) 的最新結果顯示,這項任務首次將太陽表面的事件與航天器周圍行星空間發生的事件直接聯系在一起。這也讓我們對太陽 "營地之火"、太空天氣和彗星解體有了新的認識。
歐洲航天局(European Space Agency) 太陽軌道項目的科學家丹尼爾·穆勒(Daniel Müller) 說:" 我對太陽軌道器的性能以及保持它和儀器運轉的團隊感到非常滿意。
太陽軌道飛行器 " 完成第一次太陽掠過飛行
太陽軌道器的十種科學儀器分為兩組,包括六臺遙感望遠鏡和四臺野外儀器。這些遙感儀器觀測太陽及其延伸的大氣 -- 日冕。野外儀器測量太陽釋放出的粒子,即太陽風及其磁場和電場。追蹤這些粒子和磁場的來源是太陽軌道器的關鍵目標之一。
6 月 15 日,當太陽軌道器第一次近距離飛越太陽時,觀測到航天器近 7 700 萬公里,遙感和野外儀器都記錄了數據。
捕捉太陽風的足跡
來自太陽軌道器的數據使得計算撞擊航天器的太陽風源面積成為可能,并在遙感圖像中識別出這些 "腳印"。在 2020 年 6 月研究的一個例子中,足跡出現在一個稱為 "日冕洞" 的區域的邊緣,在那里,太陽的磁場延伸到太空,允許太陽風流動。
雖然這項工作是初步的,但到目前為止仍然超出了任何可能性。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太陽軌道器原位工作組主席 TimHorbury 說:" 我們以前從未做過如此精確的測繪。
揭示篝火背后的現實
太陽軌道器也有關于太陽的 "野營火" 的新信息,今年早些時候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
任務的第一張照片顯示了大量橫跨太陽表面的小規模太陽噴發。科學家稱其為 "篝火",因為與這些事件相關的確切能量尚不清楚。在缺乏能量的情況下,尚不清楚它們是否與其他任務觀察到的較小的噴發相同。為了讓這一切變得如此誘人,人們一直認為太陽上有小的 "納米耀斑",但我們以前從未見過這么小的事件。
這些篝火可能是我們用太陽軌道器尋找的納米耀斑," 法國奧斯維爾天體物理研究所太陽軌道飛行器遙感工作組主席弗雷德里克·奧切雷(FrédéricAuchèRe) 說。
這一點很重要,為從理論上講,納米耀斑(納米耀斑)是日冕加熱的原因,而日冕加熱是太陽的外層大氣。日冕溫度約為 100 萬攝氏度,表面只有 5000 攝氏度,這仍然是太陽物理學中最令人費解的問題之一。研究這一奧秘是太陽軌道器的主要科學目標之一。
為了探索這個想法,研究人員一直在使用太陽軌道器的 Spice(日冕環境光譜成像)儀器分析數據。Spice 的目的是揭示太陽表面氣體的速度。研究表明,確實有一些小規模的事件,其中氣體以顯著的速度移動,但尋找與營火有關的線索尚未完成
在彗星尾部“沖浪”的科學家們除了朝著太陽軌道飛行器計劃中的科學目標前進外,還從航天器上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發現。
太陽軌道器發射后不久,人們注意到它將通過阿特拉斯彗星的兩條尾巴順流而下。雖然太陽軌道飛行器并不是為這種情況設計的,也不打算在這個時候收集科學數據,但任務專家們努力工作,確保所有的野外儀器都能記錄下這一獨特的“冒險”。
結果,彗星在飛船接近之前就解體了。因此,如果沒有來自預期尾翼的強烈信號,飛船根本看不到任何東西。
但事實并非如此。太陽軌道飛行器確實在彗星地圖集的數據中看到了一些特征,但它們并不是科學家們通常預期的那樣。飛船沒有發現強烈的單尾交叉,但在磁數據中發現了許多波碎片。它還檢測到了小范圍的灰塵。這可能是彗星分裂成許多小塊時從內部釋放出來的。
“事實上,這是我們第一次通過彗星解體的尾跡。”“那里有很多非常有趣的數據,這是我們可以用太陽軌道器進行高質量科學研究的又一個例子。然后,在 4 月 19 日,一個特別有趣的 CME 席卷了太陽軌道器。
日冕物質拋射(CME)是大規模的空間天氣事件,在這種情況下,數十億噸的粒子可以從太陽的外層大氣中噴射出來。在這個特殊的 CME 中,太陽軌道器在 4 月 14 日從太陽噴發,大約有 20% 是從地球到太陽的。
太陽軌道飛行器并不是唯一觀測到這一事件的航天器。歐空局的貝比科倫坡水星任務正在地球上空飛行。美國航天局還有一個名為 STEREO 的太陽探測器,它位于距日地直線 90 度的位置,可以直接觀測穿過日冕的日冕物質的空間區域。它觀察了日冕物質拋射對太陽軌道飛行器的影響,然后是對貝比科倫坡和地球的影響。結合來自不同航天器的測量數據,研究人員可以真正研究 CME 在太空中是如何演化的。
但也有意思的是,歐空局 Nasa 的 SoHo 航天器很少記錄這一點,它通常負責觀測太陽爆發。這使得 4 月 19 日的事件成為罕見的太空天氣事件,被稱為隱形 CME。研究這些難以捉摸的事件將有助于我們更全面地了解太空天氣。
在接下來的幾年里,更多科學研究的機會將會增加。12 月 27 日,太陽軌道飛行器將完成首次飛越金星。這次任務將利用火星的引力使飛船更接近太陽,并使太陽軌道飛行器處于更好的位置,以便與美國宇航局的帕克太陽探測器聯合測量,該探測器也將在 2021 年完成兩次金星飛越。
當帕克在太陽大氣內部進行實地測量時,太陽軌道飛行器將拍攝同一區域的圖像。兩個航天器將一起提供細節和更大的
“對太陽軌道飛行器來說,2021 年將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美國宇航局(Nasa)太陽軌道器項目科學家特雷莎·尼維斯·欽奇拉(Teresa Nieves chinchilla)說到今年年底,所有儀器將在一個成熟的科學模型中協同工作,我們將準備離太陽更近一點。”
到 2022 年,太陽軌道飛行器將在距離太陽表面 4800 萬公里的范圍內,比 2021 年近 2000 萬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