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學者將經典開爾文方程的適用性推廣到亞納米尺度
記者從中國科技大學獲悉,科技大學王鳳超教授與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教授安德烈·海姆合作,在納米毛細管縮聚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研究成果發表在12月10日出版的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上。
毛細管冷凝是指在毛細管通道有限空間內的氣體不需要達到過飽和狀態就能冷凝成液體的現象。毛細冷凝與宏觀的固液界面潤濕和微觀的分子間力學有關。它是納米極限疇力學的關鍵科學問題,也是目前尺度科學的國際前沿熱點??栁姆匠虖睦碚撋厦枋隽嗣毠苤袕澢簹饨缑嬉鸬恼羝麎鹤兓徽J為是固液界面潤濕領域的三大經典理論之一。然而,當通道直徑縮小到水分子大小時,Calvin方程中使用的彎月面曲率,接觸角等概念因為實驗觀測的困難而難以精確定義。然而,如何在納米尺度下對開爾文方程進行修正一直是研究人員關心的問題。"。
這次,由中英兩國組成的聯合研究小組利用由二維材料構成的納米通道裝置進行了實驗,巧妙地描述了毛細管通過壁面變形形成的現象,并合理解釋了實驗結果和力學機理。王鳳超教授的研究揭示了固液界面能的尺寸效應,發現固液界面的力學效應在納米/亞納米毛細管凝聚中起著重要作用,而不是一般認為起主導作用的液氣界面。
在此基礎上,他們建立了一種新的納米毛細管縮合理論,修正了經典的Calvin方程,并將該方程的適用范圍擴展到亞納米級,研究結果不僅為人們對極限尺度毛細管縮合的認識和理解奠定了基礎,而且在微電子、醫藥、食品等工業中具有重要的實際應用前景。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0年以來,中國科技大學計算力學小組在"自然與科學"雜志上發表了10篇學術論文,自2010年開始與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Andre Haime教授合作以來,它不僅開辟了石墨烯納米模擬傳質,這是世界科技的一個新領域,也是這一領域的領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