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work失敗的背后:風投為何如此瘋狂
2008年,加州圣克魯斯市的兩名男孩杰里米·紐納(Jeremy Newner)和瑞安·庫納蒂(Ryan Kunati)決定開始共用一處辦公空間。他們租了一棟大樓,裝修,放在書桌上、插板上,并提供快速無線互聯網接入和一臺咖啡機。他們把公司命名為"NextSpaceCowork"。
我們真的認為這將是一種全新的工作方式,"紐納說。NextSpace確實為渴望辦公室氛圍的當地自由職業者提供了一個工作場所。短短六個月,NextSpace就獲得了少量利潤。不久,NextSpace在舊金山、洛杉磯和圣何塞開設了新的辦公空間。紐納和庫納蒂也在尋找風險資本。"融資代表著你在市場上的認可,"紐納說。
2012年,紐納參加了一個在共同辦公室舉行的行業會議,試圖了解一些投資者。這次會議的發言者之一是亞當·諾依曼(AdamNeumann)。紐曼說,他在紐約經營著一家名為WeWork的公司,"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實體社交網絡。我們將很快擴展到全國,"自信的紐曼補充道。盡管WeWork只有兩歲,Neuman只有32歲,但該公司已經管理著30多萬平方英尺的辦公空間;Neuman還表示,WeWork的客戶數量將很快超過10000大關。"我們將共同創造一個能夠改變世界的社區。
紐納回憶道,"當他與風投公司會面時,第一個問題總是:"你打算如何與WeWork競爭?"為什么我們要投資于你而不是WeWork?"盡管有報道稱WeWork每月虧損數百萬美元,但該公司已經大舉擴張。紐曼對風的承諾是如此的樂觀,以至于紐納堅信WeWork是一個騙局。"我能說什么?你想讓我說,‘我們在撒謊,你應該投資我們’?沒人想聽這個。所有的風投公司都想要一份工作。
漸漸地,紐納聽說,在舊金山附近的NextSpace,WeWork以更低的成本開設了一個新的共享辦公空間。其他分享辦公空間的企業家也有類似的體驗:每當WeWork離開時,它都會在當地共用辦公空間附近設立網站,然后以低廉的價格打擊競爭對手。有時,WeWork還告訴租戶,如果他們與另一個家庭終止了合同,他們可以得到搬遷折扣;而且,WeWork從競爭對手的網站上得到一份客戶名單,然后為名單上的客戶提供三個月的免租金期限。
紐納不得不大幅降價,并提供更多的辦公福利,但這些都沒有起到作用。WeWork的價格太低了。到2014年底,WeWork已經籌集了5億美元以上。即使WeWork每月虧損600萬美元,它的增長率也只是有增無減。
與此同時,硅谷知名投資者和風險投資公司Benchmark的布魯斯·鄧維爾(Bruce Dunleville)加入了WeWork的董事會。鄧利維曾向一位合伙人承認,他不知道WeWork如何盈利,但他相信紐曼。"我們只要給他錢,他就會有辦法。
就在那時,風投公司告訴Newner,投資他的公司是浪費時間,如果他們投資NextSpace,他們可能會錯過在未來投資WeWork的機會。"然而,紐納覺得這一切都是不合理的。他在創業上腳踏實地,但風險投資只想聽到大膽的話。紐納說:"我們可以讓每個人都賺錢,然后買房子,讓孩子上學,過上體面的生活。"每個人都想投資下一個扎克伯格。"盡管他很失望,但紐納并不感到驚訝。然而,紐納沒想到的是,一些風險資本家與這些炒作大師勾結,給他們寄錢,鼓勵他們瘋狂,希望任何幸運的賭徒都能立刻把錢賺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