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電子印章,使新技術能夠賦予政府和企業權力并提高效率
據悉,北京市經濟和信息技術局近日聯合發布了"北京市電子印章推廣應用行動計劃"(試行),并提出2021年北京市將逐步推進電子印章在各行業的深入應用,逐步構建"互聯網+"環境下的政府管理和服務方式,加快數字經濟的發展。
這一行動計劃的發布將極大地促進整個北京的電子印章的推廣和使用,并有效地提高政府服務能力。結合此前對北京第十四個五年計劃的解釋,這一舉措也可以被視為北京建設全球數字經濟基準城市的一個具體步驟。
事實上,早在2005年,北京就開始嘗試在當地稅務系統中使用安全的電子印章,以實現網上電子報稅。此外,北京人才檔案公共管理服務中心也從2018年開始開放電子印章,相關材料的電子印章和實體印章具有同樣的法律效力。
該項目將把電子印章的使用范圍擴大到更多的場景、領域和范圍,除了以前使用稅務相關事項、就業保險、公積金等重點高頻服務領域外,2021年將在數字版權保護、物品安全、產品可追溯性、電子發票、跨境支付、資產數字化等行業進行深度推廣。這樣,幾乎所有的覆蓋范圍、一站式"網絡辦公"都將意義深遠。
一方面,這無疑將提高效率的前提,進一步促進市場主體的發展,繼續降低交易成本,全面優化經營環境,對國際大都市北京來說,這意味著城市治理模式的轉變必然在一定程度上考驗當前的政府服務運作模式,必須繼續大膽推進改革。從面對面到"網絡到網絡",改變的不僅僅是做事的方式,還有公共服務觀念的轉變。
此外,這也要求政府部門走出傳統的現場簽名審批路徑依賴,加快電子營業執照和電子印章的推廣和應用,就地合并注冊,不僅要寫在文件和方案中,而且要貫穿政府實際服務的全過程。對運作過程的詳細解釋,對提醒的全面梳理,以及服務規范的設置,都要落實到位。
當然,電子印章的實施應該更高效、更安全。在這方面,相關技術的應用已經更加成熟,這可以確保電子簽名可以追溯到源頭,并可驗證。北京方面這次還表示,下一步將基于自主創新的區塊鏈技術,創建電子印章聯盟鏈,支持電子合同和其他應用。所有這些肯定會進一步增強政府和企業的效率。
隨著數字化的廣泛應用,有關管理系統也在推進建設。例如,北京市以前對電子印章發布了專門的管理意見,明確要求各級行政機關和履行公共管理和服務職能的機構建立內部管理制度,明確使用電子印章的存款人和程序。畢竟,電子印章和相關信息不僅涉及業務運作,而且還有法律責任等,需要事先做好準備,防止漏洞的發生。
應當指出的是,電子印章的廣泛使用不應局限于個別士兵,而應僅限于從實體機構向電子印章的轉變,而應與"一個網通辦公室"的改革相結合,加快"發布管理服務"改革的步伐,在實現政府服務規范化的同時,努力提高互聯網上的業務處理效率,簡化不必要的程序,減少不必要的簽名。
事實上,數據顯示,自疫情以來,北京市"全過程網絡辦公"政務的網上執行率有了明顯提高,這也是進一步推廣電子印章等數字應用的好機會,相信隨著電子印章和電子簽名的登陸,政府服務"一網通辦公室"改革的契機,數字化應用將逐步深入到社會經濟的各個領域,幫助北京發展數字經濟,同時也將推動全球數字經濟基準城市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