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為止,最小的原子存儲單元已經問世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絡23日報道,美國科學家開發了迄今為止最小的存儲設備,橫切面積只有1平方納米,容量約為每平方厘米25兆位,與目前商用的閃存設備相比,每層存儲密度增加了100倍。研究人員表示,最新的研究幫助科學家開發出更快、更小、更智能、更節能的芯片,用于從消費類電子產品到大腦--比如電腦在內的所有產品。
研究人員說,最新的研究是基于兩年前的發現。當時,他們開發了當時最薄的存儲設備--"原子晶閘管",它只有一個原子厚度。但是為了使存儲裝置更小,橫截面面積也更小。因此,在最新的研究中,他們將內存的橫切面積縮小到只有1平方納米。
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電氣和計算機工程學教授Djay Akinward說:"研究人員解釋說,制造存儲設備的材料中的缺陷或空穴是決定其高密度存儲能力的關鍵。"當多余的金屬原子破裂并填充到納米孔中時,它就會給材料帶來一些導電性,這可能會產生改變或存儲效應。
根據Akinward的說法,新開發的內存是記憶器的一種,它是記憶研究中的"熱點",它可以變得更小,存儲容量也更大。存儲設備越小,生產更小的芯片和處理器的可能性就越大,這也將有助于科學家開發更緊湊的計算機和移動電話。減小內存的大小也可以降低內存的能耗,增加存儲容量,這意味著科學家可以開發出耗能較少但運行速度更快、更智能的設備。
資助這項研究的陸軍研究室項目經理帕尼·瓦拉納西(Pani Valanasi)說:"這項研究的結果為開發國防部感興趣的下一代應用鋪平了道路,例如超高密度存儲、神經形態計算系統、射頻通信系統等。
記憶中的圣杯使用一個原子來控制存儲,我們在新的研究中已經做到了這一點,"阿金沃德說。盡管最新的研究以二硫化鉬為主要納米材料,但我們相信這些發現可能適用于數百種相關原子厚度的薄材料。
主編圓點
記憶電阻器是記憶電阻器,最吸引人的是它能記住流經它的電荷量,或者它能記住許多信息,這與生物的神經細胞非常相似。"因此,記憶器的研究和開發一直與神經形態計算系統有關。人們擔心,這項研究最終會導致"終結者"中天網的出現,它變得自覺起來,轉而反對造物主人類。但就目前的研究水平而言,現在擔心還為時過早。小記憶器的出現可以幫助我們實現更小的芯片和處理器,消耗更少的電,占用更少的空間,然后在遙遠的將來,或者真正出現一個與生物大腦沒有多大區別的計算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