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建議建立冷凍進口食品的融合機制
山東省最近發現進口冷凍豬肉產品包裝核酸檢測呈陽性,這批豬肉部分進入終端市場,銷售給消費者。與以往的一些情況不同,此次發現的一些冷凍產品問題已經賣給了消費者。
有業內人士認為,冷凍產品進入后,通過集中批發和銷售環節,進入終端消費市場,對國內疫情的防治形成新的壓力。他們建議,一方面要加強海關入境環節的防控,另一方面要引導消費者提高日常消費習慣的防控意識,在規范防疫控制的過程中,共同組建一個嚴密的國內防控網絡。
進口冷凍豬肉以正面外包裝進入終端市場
截至10月31日下午5:00,共檢測了224份核酸血清、貯存環境、新鮮豬肉、消費者(24人)和家人,檢測結果為陰性。
安丘市黨委全面防控疫情和經濟運行領導小組(指揮部)辦公室表示,包裝豬肉外包裝箱已追溯到垃圾收購站,已被發現焚燒,10月4日至6日向24名消費者銷售了260斤豬肉,均被發現和檢測,結果為陰性。
記者從煙臺市了解到,從煙臺市進口的一家進口冷凍豬肉包裝樣品的新型冠狀病毒核酸試驗呈陽性,棲霞市明一食品有限公司從國外港口購買,10月29日至30日晚上,煙臺市追溯并查明了煙臺市貨物的全部流向,對有關人員進行了各種配送、餐飲、運輸、裝卸、拆封、加工等接觸人員的核酸檢測。
自10月31日凌晨以來,煙臺市進一步擴大了檢驗范圍,對企業銷售的所有貨物、所涉及的地點和人員進行了追溯和檢測。截至11月1日凌晨,共檢測了8409個樣品,包括1344名人員、7065個產品、包裝和環境。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沒有發現陽性病例。煙臺市表示,到目前為止,進入煙臺市的一批貨物已完成可追溯性、觸摸性、檢測性,可以消除傳染病的風險。
據威海市文登區有關負責人透露,兩批2400公斤的相關物品分別于9月22日和10月8日流入文登區,銷售已于10月22日和10月14日完成,目的地已完全確定。目前,從收集到的人員咽拭子樣本、產品和外部包裝樣本來看,外部環境樣本測試結果為陰性。
新的防控壓力的形成
從山東省對這批進口冷凍豬肉產品,特別是已經流入消費市場的冷凍豬肉制品采取的防控措施來看,全國各地在疫情正常化的情況下啟動了相應的應急機制,采取的措施及時有效,但我們也感到在面對這類問題的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壓力。
嚴格說來,豬肉流通過程中的所有人,包括消費者,都應該通過核酸測試來隔離和排除,但最終消費群體過于分散,無法實施。"李飛飛說。
有專家認為,近日發現進口冷鏈食品和外包裝核酸試驗呈陽性,這對國內疫情的預防和控制發出了警告:如果對進口冷鏈產品的控制不嚴,"對外防御進口"的效果難以保證,對"內部不擴散"的壓力也將急劇增加。
這種風險將持續存在。山東省滕州市中央人民醫院傳染病科主任楊立勇說,在冷凍食品的分裝過程中,不能排除一些工人在手術中感染了新冠狀病毒,并通過不同的接觸方法將新型冠狀病毒傳播到了外包裝。
文登區有關負責人說,由于時間跨度太長,涉及的物品分別于九月二十二日和十月八日流入文登。溫登分別於十月二十九日及十月三十一日收到其他國家的信件,立即展開緊急處置工作。由于獲取資料落后,時間跨度太長,導致被動工作、閉環全覆蓋檢查及偵測工作更加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