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電樁生產門檻低利潤薄生產商延伸至下游"操作拉動銷售
11月20日,比亞迪(002594,SZ)開盤并走高,盤中收盤,最終上漲8.93%。此外,一些新能源汽車概念股也大幅上漲。
近年來,由于出臺了優惠政策和銷售持續增長,新能源汽車行業出現了一系列增長,自去年10月以來,比亞迪的漲幅超過70%,長城汽車(Great Wall Motor)今年的漲幅均超過50%,今年增幅均超過200%。
中信建設投資證券(Citic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Securities)今年6月發布的深入分析預測,到2025年,中國充電樁的總價值將接近1000億元。此外,在中性的情況下,總收費和服務成本將超過600億元,總計約1600億元。慧成科技(002168,深圳)8月份宣布,它打算籌集資金,投資于超級直流智能充電樁等項目。光大證券在其私人發行計劃中被引用,預計到2025年,充電樁市場的規模將擴大到1831億元。
然而,由于技術門檻不高,這一地區有大量的進入者。
門檻太低,只有收費模塊才是核心,我敢說整個深圳真的有自己的收費模塊,不會超過5家企業。此外,充電模塊也可以購買,加上其他(配件)一旦組裝。深圳電子旺快充電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王速收費)相關人士說,企業宣傳其擁有模塊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
武漢誠瑞電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漢晨瑞),主要從事配電設備和電力建設,屬于充電樁領域的"后發制人"。該公司營銷總監吳正龍表示,直到2018年,該公司才正式進入充電站行業。"老實說,這太簡單了,沒有技術內容。我們還得做高壓電柜和電力建設,有了相關的基礎,"他說。吳正龍坦率地說。
記者了解到,最簡單的方法是,充電樁制造商只需集成模塊、監控系統、充電槍等供應商的產品,就可以生產具有充電功能的充電樁,并可購買這些備件,其中以充電模塊為核心的成本占50%。
低門檻"吸引了許多"裝配"企業,但也導致產品差異化程度不明顯,制造商陷入低利潤困境。據一家1億歐元的研究報紙"智囊團"報道,目前中國有300多家相關企業在充電樁設備領域競爭激烈,行業整體利潤較低。
記者了解到,交流慢速充電和直流快速充電是目前兩種主要的充電樁,前者主要用于私人家庭,后者主要用于公共收費領域。同時,兩種價格的差異也比較大,慢裝部分是購車時的配送,自己的采購包安裝也可以解決1000元左右;快速灌注樁的價格受功率、配置功能等因素的影響,一般120千瓦的快速灌注樁價格在45000元到5萬元之間,相當于每瓦0.4元左右,幾年前的價格仍然是每瓦2元。
興業證券發布了行業投資戰略報告,選取了整個產業鏈中的11家核心企業新能源汽車作為分析樣本,回顧了板塊的整體業務狀況,包括整車、電池、充電樁等,其中充電樁盤選取了6個對象,即Triad、Oteson、SZ、Wamma股票(002276、SZ)、中恒電氣(002364)。根據回顧性分析,2017年、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前三個季度,充電樁板的凈利率分別為5.5%、4.9%、5.5%和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