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和田:沙丘上建設新村 ,貧困戶變身為種植能手
今年冬天,新疆和和田降下了第一場吉祥的大雪,氣溫開始逐漸下降。來自和田鎮玉野村的 45 歲村民任金琪(音譯)正在棚子里扛著蔬菜,開著一輛面包車到和田市送貨。
任金奇是村溫室種植的技術骨干,經常幫助村民解決技術問題。" 我們當地的蔬菜供應一直短缺。
玉野村是一座由沙丘建成的新村。五年前,和田市在這里建立了三個新的村莊,將地處偏遠和惡劣自然條件下的山區居民遷移到這里,并獲得自來水、電力、寬帶和天然氣,以滿足該村的生活需要。
從 "變成" 一個好的種植者到一個貧窮的家庭
玉野村距和田市 35 公里。2017 年,人們搬到了和田村。210 戶家庭中,有 107 戶貧困,人均收入不足 4000 元。到今年 11 月,全村人均收入超過 1 萬元。
三年來,我村大力發展設施農業,溫室長期以來已成為農民增收的渠道," 玉野村一書記秦振華說,除開發季節性蔬菜外,還引進了靈芝、蘑菇、雞腿菇等。
村民 Abdou 告訴記者:"去年我種了五個溫室,凈收入超過 5 萬元。" 棚屋相對穩定,蔬菜供應一直很好,尤其是在冬季,那里每天都有收入。
和田市吉雅鄉蘇玉蘭干村村民阿巴巴克爾·卡迪爾創辦了羊社。陶雙科拍攝的照片
和田市吉雅鄉蘇玉蘭干村村民阿巴巴克爾·卡迪爾創辦了羊社。陶雙科拍攝的照片
秦振華回憶說,2017 年初,許多村民對溫室感到擔憂,擔心溫室不利于生長。"該村建成了 400 個溫室,利用設施農業大力發展采摘和生態觀光。" 通過種植和發展,反季節性蔬菜的種植給村民帶來了收入,使村民嘗到了甜味。
沙漠腹地的溫差大,日照時間長,溫室的發展條件很好。三年多來,吉雅鄉的團結村、金野村、玉野村從一個廣闊的沙漠,變成了一個擁有 1043 所房屋、2156 個溫室和蔬菜棚的現代化村莊。曾經洶涌的黃沙,帶著很長一段時間沒見過的藍天,荒蕪的沙地變成肥沃的沙田。一排排房屋參差不齊,各具特色的美麗村莊在沙漠深處變成了美麗的風景。
生態培育,增加收入
和田市吉雅鄉蘇玉蘭干村是附近一個著名的養殖村,幾年前養雞致富的村民阿巴巴克爾·卡迪爾今年在該村成立了一個羊社。" 近幾年來,村里養羊的農民越來越多,我和村民一起辦合作社,一起發財。當村民們忙著的時候,他們把羊交給我們的合作社并照顧他們。
蘇玉蘭干村第一書記吳壽兒說:" 今年全村飼養羊 580 多只,每只為貧困家庭補貼 1000 元,村民們有很高的繁育熱情。
為了拓寬就業和增加收入的渠道,蘇玉蘭干村以發展多胎羊養殖業為主導產業,采取 "合作 + 家庭 + 基地" 的形式,引導全村的大規模產業發展。
我今年五月買了十只羊,現在生了九只羊,"村民奧布里·艾桑(Aubrey Aisan) 說:" 今年五月,我買了十只羊,現在生了九只羊羔。" 據估計,到明年五月,我的羊將能夠繁殖大約 30 只。
多羊成了村民的富羊。"現在村民們在家里發財了,有很多羊很容易管理和飼養。村里有技術指導員,幫助村民免費指導他們,預防和治療流行病," 他說。
今年 1 - 9 月,和田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 80.41 億元,增長 4.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4000 元,增長 7.2%,農牧民人均純收入 8388 元,增長 9.1%。
到目前為止,和田市已經有 22000 多戶家庭和 100000 多人脫貧,全部 91 個貧困村莊都已被撤走,貧困發生率已降至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