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江南”林芝民眾進行脫貧
38 歲的白瑪多吉在西藏林芝河岸開了一家西藏家具廠。"雕刻機日夜運轉,工廠現在正忙著訂貨。我最近正計劃為縣里的實體店做一些展品,但現在我連做展品的時間都沒有。" 十一月中旬的一天,他告訴中國新聞社,四年前,他的家庭仍然屬于公布江達縣的貧困家庭。
白馬奇說:" 在此之前,藏族人習慣于邀請木匠在家定購家具,年輕的時候,他們和木匠一起來到村里,學習自己的技能。2016 年年初,當我看到別人買的家具的質量時,我覺得我可以做得更好,所以我想到了開一家家具廠的想法。
2017 年,pamadogi 向親友借了一些錢,向銀行申請了 300000 元的低息貸款。最后,這家工廠開張了。他回憶說,第一年多時間都在摸索和學習,家具廠勉強維持了下來。
由于他精湛的工藝和合理的價格,懷特·馬多吉的聲譽與日俱增,從此他的生意越來越受歡迎。他說,2019 年,這家家具廠實現了 40 多萬元的利潤,從今年 1 月到 10 月,利潤超過了 600000 元。
值得一提的是,家具廠的八名工人都是當地的農牧民。白馬多教他們木工和漆器。現在他們每個月掙四千元,忙的時候賺一萬多元。
與此同時,在尼陽河岸上,如今定居在 318 國道旁的中濟一家,因 "脫貧" 而脫貧。2016 年以前,我家住在離這里十多公里遠的地方,一個叫鐵塔溝的地方。" 這位 70 歲的老人回憶說,這座老房子坐落在山區的一個平臺上,由于地處偏遠,每天都要用水。
她說,她是獨自撫養兒子長大的,隨著孫女長大成人,她不希望后代繼續被困在鐵塔溝里。2016 年,我是唯一一個留在水溝里的人,生活變得更加不方便。"今年年初,我申請了這個村莊,并說我想搬到靠近國家公路的尼陽河," 他說。
2016 年 10 月,這家人搬到了政府新建的一所房子里。水、電和網絡都很齊全,還帶了一個院子。記者在家里看到院子里有幾棵蘋果樹,樹枝上還留下了一些紅蘋果。老人說,他的孫子是工程車輛的司機,收入很高。他今年和其他人合伙買了一輛卡車,以增加收入。大學畢業后,她的孫女在林芝當地的西藏藥廠工作。
揚吉說,搬出鐵塔溝后,一家人擺脫了貧困,生活一天天改善,現在沒有衣食煩惱。現在她老了,她最大的期望就是盡快留住她的曾孫。
林芝扶貧開發辦公室黨委書記閻新行說,林芝位于西藏東南部和雅魯藏布江下游,因風景秀麗,被稱為 "西藏南部的南部"。他說:林芝是中國最后一個與公路相連的縣,位于林芝,林芝的脫貧工作面臨著 "分散和集中貧困" 的困難。
2016 年以來,林植市制定了扶貧農業基金年度實施計劃,累計落實 46.53 億元。" 他說,林至市還設立了風險補償保障基金,五年來發放扶貧貸款 15.54 億元,扶貧拆遷貸款 1.72 億元。
白馬多基家具廠和中吉家族是扶貧產業貸款和扶貧拆遷的受益者。
嚴新行說,2019 年 1 月,林志蘭縣、莫陀縣、察榆縣三縣正式脫貧脫貧,到 2019 年底,林至市已減少貧困 6900 多戶,人口 23800 多人。2012 年初以來,林至市沒有增加貧困,而是全面消除了絕對貧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