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提高中國工商銀行等中小企業的綜合融資成本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
中國銀監會21日通知一些銀行保險機構,幫助貸款機構非法提高小型和微型企業的綜合融資成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平安銀行等機構被點名。
根據國務院有關工作安排,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組織了對中小企業融資費用的專項檢查,通過國務院"互聯網+監督檢查"平臺對公眾反映的相關問題線索進行了核實,國務院辦公廳監察局對有關未決問題進行了秘密考察和檢查。
監督檢查發現,一些銀行保險機構和貸款援助機構沒有關于監管的命令和禁止規定,應免除非法收取貸款費用、強制捆綁銷售、高服務費和代理費,從而提高了綜合融資的成本,削弱了小企業和微型企業的成就感。
例如,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中國工商銀行江西分行、河北分行、河南分行、上海分行、江蘇分行、四川分行、廣西分行、遼寧分行和山東分行等9家分行非法收取20家小型和微型企業的貸款承諾費和投融資咨詢費2,288.7萬元(與下文相同)。
民生銀行集團財務部及部分分行非法向小微企業收取貸款承諾費、銀行承兌單曝光管理費、法人賬戶透支業務承諾費等"兩禁兩限"費用。據調查,2016年9月至2019年11月,民生銀行向小微企業非法收取"兩禁兩限"的費用436.953萬元。"民生銀行還在現有抵押貸款的前提下向客戶銷售高保險費率的人身事故保險,并收取高額代理手續費。
此外,中國平安保險(集團)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平安富匯金融擔保有限公司,在與興業銀行開展普惠制貸款業務時,強行捆綁了中國平安財產保險有限公司的貸款擔保保險,沒有提供其他提高信用或其他保險公司產品供客戶選擇的方式,從而侵犯了消費者的自主選擇和公平貿易權利。
通知"強調,有關機構要嚴格執行有關規定,切實維護貸款企業的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不得利用貸款企業在市場中的支配地位,違反規定,附加不合理的條件,強行捆綁銷售、轉移成本和收費,以變相增加中小企業的隱性融資成本。對無視禁令、違風的,金融監管部門將共同發現和處理,絕不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