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太好了, 武漢持續刷新生態“高顏值”
十七號下午,第十四屆武漢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三次會議聽取了關于 2020 年武漢市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實現情況的報告,記者從會上了解到,自今年年初以來,在 "藍天、藍水、純陸防御戰爭" 的不斷推進下," 武漢市生態環境總體質量有所改善,空氣質量良好的天數和水質優良的湖泊數量比上年有所增加。
今年以來,越來越多的 "武漢藍" 證實了武漢空氣質量的改善。武漢市生態環境局局長嚴忠寧表示,2020 年 1 月至 9 月,武漢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為 239 天,比 2019 年同期增加 57 天;輕度污染 35 天,比去年同期減少 41 天;無中度、重度或較高污染天氣。6 種主要空氣污染物中,可吸入顆粒物、細顆粒物和二氧化氮的平均濃度分別比 2019 年同期下降 26.5%、27.3% 和 26.8%,臭氧超標 23 天,比 2019 年同期下降 34 天。
武漢位于長江與漢江交匯處,素有 "百湖之城" 之稱。這片土地上有 166 個湖泊。根據 160 個實際水質監測的湖泊資料,分別有 3、21、71、52 和 13 個湖泊,分別屬于 II 類、III 類、IV 類、V 類和 V 類。根據 160 個湖泊的資料,分別有 3 個、21 個、71 個、52 個和 13 個湖泊,分別屬于 II 類、III 類、IV 類、V 類和 V 類。與 2019 年同期相比,優質水質湖泊增加了 12 個,劣質 V 型水質湖泊減少了 19 個。
2020 年 1 月至 9 月,武漢市 11 條主要河流 30 個監測斷面中,27 個達到標準,比 2019 年同期提高 3.3 個百分點。全市 18 個縣級以上集中飲用水源和 28 個鄉鎮集中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為 100%。
在保護長江生態環境方面,嚴忠寧說,武漢目前正計劃沿長江建設百里生態文化長廊,加快建設世界濱水生態城市。到目前為止,長江漢江干線已恢復到近 800 萬平方米,恢復了 30 多公里的天然海岸線。此外,漢江武漢段綠化工程和長江綠色道路示范區相繼實施,努力維護長江流域的生態資源和環境,超過了長江兩岸綠化綠化的階段性目標。長江武漢段水質好于國家評價要求。
據悉,武漢下一步還將加快建設 "大環境保護" 模式,建立和完善環境治理的領導責任、企業責任和國家行動體系,促進生態環境質量的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