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煉發展成色 ,建設優質強國
十四五 "期間,要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在質量引導方面的示范作用。上海交通大學校長林忠勤建議,近年來,中央企業在質量工作中創造和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如以質量問題為基礎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雙零 "系統管理方法、不接受、生產、轉讓不合格產品的" 三無 "質量目標管理,以及中國航空集團的產品質量監督體系。" 我們應以多種方式將這些先進創新的質量管理方法和模式推廣到各行業,以促進各行業的質量升級,實現高質量的發展。
建立和完善新型監督機制,提高發現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創新監督保障質量安全
如果客戶要求我們提供相關許可證,如果我們不能立即處理,我們將失去 300 萬元的訂單。幾天前,江蘇臺州力虎工具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瑾很匆忙,后來他試圖在 "太潮易" 平臺上尋求幫助。
工作人員參觀企業后,第一次與當地監管部門聯系,指導企業改進管理,滿足申請許可證的條件。不到一個月,Lihu 工具就獲得了成功完成訂單的許可證。
據報道,"太家一" 平臺是臺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推出的 "互聯網 +" 優質基礎設施服務,涵蓋在線服務、計量、標準、認證等多項業務。
十三五 "期間,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局的積極推動下," 一站式 " 優質基礎設施服務在許多地方落地。
建設高素質國家離不開強有力有效的監督。在 "十三五" 期間,中國市場監管部門繼續深化 "放行管理與服裝" 改革,不斷創新監管方法,維護強質量國家建設。
工業品質量管理體系實現了改造和改造。在 "十三五" 期間,中國繼續深化工業品生產許可證制度改革,停止征收生產許可證檢驗費和許可證檢驗費。許可證管理目錄從 2017 年的 60 種減少到今天的 10 種。審批程序更加簡化,企業獲得證書的時間從 5 年前的 60 個工作日縮短到了現場收集證據最快的 60 個工作日。
建立健全雙隨機、一開放、重點監管、信用監管的新監管機制,積極推進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試點工作,對不同風險水平的企業采用不同的抽樣率和頻率,努力實現監管資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在 "十三五" 期間,監理方法的不斷創新大大提高了發現和處理質量問題的能力。"十三五" 期間,國家對 110000 多家企業生產的 120000 批產品進行了國家監督抽查,依法處理了 1 萬多家不合格企業,2019 年不合格產品檢出率達到 10.7%。
在人們普遍關注的特種設備、食品等領域,質量安全風險得到有效控制。我國萬臺特種設備死亡率持續下降,從 2016 年的 0.33 下降到 2019 年的 0.11。積極推進食品安全戰略實施,推動食品質量提高,守住不發生重大區域性和系統性食品安全風險底線,食品安全形勢總體平穩向好。
在“十四五”期間,市場監管和市場監管部門將按照“市場監管”和“安全監管體系”的要求,重點建設“市場監管和市場監管體系”,加強和完善以監測評價為基礎的質量安全監管新機制,要從分類監管入手,以信用監管為依托,以智能監管為支撐,進一步創新監管方式,提高監管效率,守住安全底線,扎扎實實推進質量強國建設。
世界上最大、噸位最大的全地面起重機是什么?走進徐工集團徐州重型機械有限公司,記者看到了它的動力——這臺 1600 噸級全地面起重機有 7 節主臂長 92.4 米,塔式臂架 84 米,風電臂 51.5 米。在 4~6 級風力下,吊裝近 100 噸風機進行安裝時,誤差不大于 5Mm。
提升能力驚人,關鍵是什么?通過焊接。這臺起重機使用的一些鋼板的強度為 1100 兆帕。連接這些板的焊縫需要達到相同的強度。焊接過程比較復雜。如果合適的溫度和溫度不好,產品質量就會出現問題。2018 年,徐工起重機結構車間焊工張懷紅接到生產任務后,以精湛的技藝,一條一條完美的焊縫“畫”了出來。
偉大技能的背后是非凡的努力。車間里,張懷紅每天第一個到崗。他從事平焊、立焊、橫焊和仰焊。他一個接一個地移動。拿著一個磚頭包是一個很好的方法來持槍,而且每晚都要穩穩地拿著。20 年來,張懷紅親手焊接了 40 多萬米的焊道,逐漸成為徐工焊工隊伍的領頭羊。
為了提高產品質量,成千上萬的一線工人不可或缺。“十三五”以來,我國大力實施國家高技能人才振興計劃、企業管理人才素質提升工程和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計劃“大潮行動”,勞動者素質顯著提高,工匠得到提升卓越精神。
“要建設有質量的強國,工藝和質量硬件建設同等重要”,上海交通大學校長林忠勤認為,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勞動力資源,但一些一線工人的質量潛力仍有待挖掘。”如果產業質量需要提升,就必須補充人力資源升級的過程。企業要運用薪酬激勵、股權激勵等機制吸引和留住職工,為高級技術人員的培養和晉升創造平臺。”
“弘揚工匠精神,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提高技術工人的待遇。”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教授吳肅建議,“十四五”期間,我國應組織更多的行業性和區域性技能競賽引導企業、行業乃至全社會更加重視技術工人,鼓勵有關部門根據人才短缺情況,出臺相關專業技術人才引進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