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一步加強"金磚國家機制"的把握
2020年金磚國家首腦會議將于11月17日以視頻形式舉行。在過去的兩年里,人們對金磚國家的表現和成員國之間的爭端產生了許多聲音和爭論。與過去十年金磚國家的崛起和亮點相比,最近金磚國家機制的建設似乎有些乏味。但事實上,金磚國家建設的步伐并沒有停止。例如,中國正在積極研究建立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伙伴關系創新中心,俄羅斯啟動了金磚國家2025年經濟伙伴關系戰略倡議等。此外,金磚國家銀行將在擴大工作人員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在新冠肺炎疫情下,金磚銀行還向成員國提供了100億美元的專項貸款,用于抗擊這一流行病。
面對新形勢,金磚國家機制仍顯示出巨大的合作潛力和廣闊前景,今后金磚國家機制仍需拓寬思路,增加新的合作機制和把握。
第一,打破慣例,設立秘書處等相關機制。一般而言,多邊合作機制在組織或聯盟層面發展,如上海合作組織(SCO),美洲玻利瓦爾聯盟(Alba)等。關于金磚國家成立秘書處的爭論由來已久。反對者辯稱,金磚國家秘書處將這一機制提升到組織層面,會糾纏多邊組織的一些羈絆。但事實上,在多年前俄羅斯學者提出的"虛擬秘書處"基礎上建立實體秘書處有很多好處,不僅可以為金磚國家提供發展規劃,業務磋商,法律和技術保障,還可以為輪值主席國提供組織和智力支持,包括提供議題草案,峰會和論壇設計,避免過去成員國之間"找不到人,找不到對的人"的窘境。類似的機制也將觀察和監測首腦會議宣言的執行進展情況,避免多邊機制成為"講話廳"。"。
第二,我們應該推動建立一個"金磚國家評級機構"。印度長期以來一直倡導和游說這一想法,其他成員國對此做出了積極回應,并曾將其寫入2016年"阿富汗政府首腦會議宣言"。但在金磚國家評級機構即將出柜并成為另一個印有黃金字樣的招牌之際,這一舉措正日益消失。原因之一是競爭對手如此強大,以至于美國現有的評級機構標準普爾(S&P)、惠譽(Fitch)和穆迪(Moody‘s)幾乎包括并主宰了全球幾乎所有主權債務評級業務。其他原因,如金磚國家評級機構無法獲得權威的經濟和主權債務信息,也是新舉措失敗的因素。
但金磚國家評級機構的成立背后的動力之一是,金磚國家不能被美國和西方控制的三大國際評級機構任意矮小和羞辱"。三大機構采用的"證券發行人支付"模式一再受到批評,金磚國家經常受到"不良評論"的批評,政治因素和盈利因素使其不符合國際權威評級機構的聲譽。無可否認,標普和其他三大評級機構在國際評級領域都是"百年老店",它們的資格、經驗和權威使得其他評級機構難以相互匹配。
盡管有對手的力量,金磚國家仍然面臨困難,根本原因是金磚國家的經濟實力沒有轉化為相應的國際制度力量,西方國家仍然是國際權力體系的操作者和游戲規則的主要制定者。在這方面,金磚國家努力改變現狀,努力從國際權力機制的邊緣走向中心。金磚國家評級機構的建立將有助于發展中國家加速從主流國際體系的邊緣走向內陸。面對強大的競爭對手,金磚國家評級機構要想贏得市場,就必須在專業精神和盈利模式方面獨辟蹊徑。
第三,補齊人文學科的短板。金磚國家合作機制日趨穩固,經濟政治安全合作不斷拓展深化,但人文合作短板顯現。金磚國家人民對彼此的理解不盡相同,呈現出"理解與誤解并存,認同支持與認知缺失并存"的趨勢。有些人理解,因為語言和地理距離等因素,赤字仍然相當嚴重。雪上加霜的是,西方媒體對金磚國家的報道幾乎是清一色的嘲諷和歪曲,以居高臨下的姿態嘲諷金磚國家的社會文化生活。為此,我們可以在俄羅斯,印度等國學者的建議下,成立類似"金磚國家通訊社"的新聞機構,專注于客觀報道成員國發展狀況和歷史人文風貌,增進彼此文化認知和相互借鑒,同時駁斥西方媒體的不實報道和無端抹黑,構建金磚國家新聞話語權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