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對未來充滿希望
梅州世紀職業學校的學生一個接一個地醒來,早上跑步鍛煉,整理內部事務。與其他學校不同,這所學校的學生都來自貧困家庭,學校堅持嚴格的管理,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幫助他們免費學習技能。
知識改變命運,教育照亮生活。
教育扶貧是阻礙貧困代際傳播的根本途徑和重要途徑。近年來,廣東實施了教育扶貧政策,使貧困家庭的學生能夠上學、上學、就業,從而為貧困家庭的未來帶來希望。
鋪路
越來越多的貧困學生實現了他們的夢想。
教育照亮生活,技能立足社會"--進入梅州職業學校百年校門,十二字校訓脫穎而出。
2017年,梅州市梅縣區依托教師繼續教育學校,建立了全國第一所免費公立職業學校,并建立了梅州百年職業學校,為農村檔案工作者的貧困兒童提供職業教育的機會。到目前為止,有158名貧困學生在這里免費學習。
這所學校提供三門專業課程:學前教育、旅游服務和管理以及幼兒保育,為期三年。貧困學生在這里學習一門技能,為未來的社會奠定基礎。
在義務教育階段,在幫助窮人的同時,在做好輟學控制工作的同時,廣東做了更多的工作,開辟了進一步學習的渠道,為貧困家庭的學生提供了保障,消除了對貧困家庭學生的擔憂,使更多貧困家庭的學生能夠安心上高中和大學,用知識改變他們的命運。
李是梅州市焦嶺中學的學生,家里沒有經濟來源,長期依靠政府的最低保障援助和社會救助來保證日常生活開支。高中畢業后,面對學費和學費的壓力,她曾考慮輟學上班。學校了解情況后,與她多次溝通,并聯系熱情的校友捐款。此后,李家也被認定為貧困家庭,擁有一張檔案卡,免收學費和雜費補貼、生活費補貼、國家助學金等補貼。在解決了她的憂慮之后,她的成就取得了很大的進步。
我們將完善和實施各種補貼政策,使貧困學生實現夢想的希望更加光明。
廣東白云學院學生楊乾志從小就很窮,在各種補貼政策的幫助下,生活和學習都可以得到保障。考入大學后,學校立即掌握了他的家庭狀況,及時幫助他,并為他申請了國家助學金。楊乾志努力工作,獲得了國家勵志獎學金和其他榮譽。他還積極參加了科技創新團隊,代表學院參加了省和高級競賽,并獲得了獎項。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農村家庭貧困學生在各種補貼政策的幫助下,消除了非義務教育階段學習的經濟壓力,在大學里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最近,廣東省在2020年為學生發放了資金,其中高中教育33億元,資助學生約103萬元,高等教育19.2億元,資助學生約471000元,研究生教育6億元,資助學生約82000元。
廣東高度重視職業教育脫貧攻堅戰和東西部職業教育協作,出臺《粵桂職業教育扶貧協作實施方案(2018-2020年)》等相關文件,統籌推進各項工作。按照"錢隨人走"的原則,受助地來粵學生在廣東省中等職業學校就讀期間,享受免除中等職業學校學費和國家助學金政策。廣東每年從幫扶資金中拿出300萬元用于職業教育東西協作行動計劃,各地州市也落實資金安排,加強后勤保障。其中,廣州,深圳,珠海,東莞對滇西地區建檔立卡學生每年給予不低于1000元的獎勵;東莞市免收受助地學生住宿費,書本費,對在東莞公辦中等職業學校就讀的云南昭通籍學生按每生每年1200元的標準給予交通補貼。
2018年以來,肇慶農業學校從廣西肇平縣、資源縣招收了456名貧困學生接受中等職業教育,貧困生不僅享受三年全額免收學費的政策,而且享受國家每年2000元(補貼2年)、肇慶市鼎湖區政府教育資助政策(每年5000元等),學校還安排專車在學期開始和結束時免費接送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