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疫情帶來的挑戰,中國人民把科學作為解決問題的途徑
如果要解決世界面臨的重大挑戰,科學無疑會引導人們--這也是過去不安定的一年中的一個教訓。目前,中國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視科學,想了解科學的最新信息,越來越重視科學教育。根據3M發布的2020年科學狀況指數(StateofScienceIndex)的最新年度調查報告,世界各國的中國受訪者對科學有新的興趣,認為科學對未來的社會發展有很大好處。
打開應用程序閱讀最新報告
2020年科學指數調查報告
今年的調查顯示,科學在人們的頭腦中正在興起。到2020年,可持續解決方案仍然是公眾最關心的問題,這要求更多的人致力于與科技與經濟有關的事業,并共同努力解決這些問題。
面對一場重大的公共衛生危機,科學對全世界的人們來說更加重要、更可信、更重要。"3M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邁克·羅曼(Mike Roman,MikeRoman飾)說,"倡導科學是3M的首要任務,但這不僅僅是我們公司本身。"我們把重點放在最令人關切的問題上,包括流行病預防和控制、可持續發展、社會正義和科學、技術和發展教育中的平等。"科學狀況指數"的結果顯示,人們希望并期待科學能讓生活變得更美好,3M正在致力于這些重要的關注問題,通過創新和技術改善人們的生活,這是3M公司愿景的核心。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全球對科學和科學家的信任度達到了自"科學狀況指數"(Science Status Index)調查以來三年來的最高水平,89%的全球受訪者表示相信科學。"在被調查的11個國家中,中國人對科學的信任度排名第一,93%的中國受訪者表示他們相信科學。面對公共衛生危機,人們高度重視科學,調查顯示,中國對科學的認可往往排在第一位。總體而言,92%的全球受訪者認為,人們應該使用科學手段,幫助遏制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這一數字還表明,世界各地的受訪者對這一點達成了高度的一致意見。特別是在中國,96%的中國人認為在這一特殊時期,我們應該遵循科學依據。
新冠肺炎的疫情使人們更加敏銳地認識科學,認識科學的價值。
以往的調查顯示,全球公眾對科學仍有一些懷疑,但最近人們越來越意識到科學的價值。今年的調查顯示,在艾滋病流行期間,全球對科學的懷疑度下降了7個百分點,至28%,低于去年的35%。在中國,人們對科學的重視程度也有所提高,但仍然存在障礙;在這一流行病之前和之后,人們對科學的懷疑程度保持在33%。
然而,就中國的研究數據而言,今年以來,無論是在個人層面還是在社會層面,科學的重要性都大大提高了。首先,77%的中國受訪者認為科學對整個社會非常重要。其次,60%的受訪者認為科學對日常生活非常重要。這兩個維度與去年相比都出現了兩位數的增長。在全球范圍內,所有受訪者幾乎一致認為,不重視科學會產生負面影響(中國89%,世界82%)。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約有3/4的中國人傾向于認為科學在解決公共衛生危機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78%的中國和80%的世界),科學需要更多的財政支持(77%的中國和82%的世界)。"在中國,79%的受訪者表示,由于這一流行病,他們更有可能倡導科學,這一比例遠高于全球54%。由此可見,世界和中國已經達成共識,科學有助于解決全球挑戰,人們更愿意在新冠肺炎流行病的影響下倡導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