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疫情和歧視 法國僑胞勇敢發聲
11月8日,新冠狀病毒性肺炎在174萬例患者中被確診。法國官方的疫情科學委員會表示,很難預測第二波疫情將持續多久。
第二波疫情即將到來。當地時間10月30日,法國宣布了為期一個月的第二次“關閉”。人們外出的合理理由包括上班、購買生活必需品和去醫院就醫。如果他們真的需要外出,他們需要持有“特殊旅行證”。
除了疫情,法國的安全局勢也令人擔憂。最近,法國發生多起襲擊事件,社交媒體上也有反亞裔言論,在法裔亞裔社區引起很大反響。
盡管有天災人禍,法國僑民從未放棄。
面對疫情的嚴重影響,等待重啟
隨著法國的第二次“關閉”,晚上外出就餐已成“過去時”,中國餐飲業也迎來了“寒冬”;并采取了禁足、關海關等措施,飛機停飛也讓中國旅游業遭遇“懸崖式”停業。
對此,一些餐館選擇提供“早鳥”晚餐服務,并在7點提供晚餐;一些餐廳取消晚餐;一些餐廳提供“外賣”服務。
盡管有積極的“自救”,許多中國餐館老板仍然擔心他們的生意。
巴黎一家中餐館王先生說:“剛開封的時候,帶來了一輪餐飲消費的復蘇。但隨著天氣越來越冷,室外就餐沒有暖氣,所以享受成了折磨。即使開門,顧客也不多。”
顧客的急劇減少直接導致餐館營業額的下降,這對于剛剛經歷“嚴寒期”的餐飲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服務員得到的小費也在減少。
一位在西餐廳工作的中國服務員無奈地說:“已經中午了,小費罐里只有7歐元,但我還是要和全隊一起分享。”。
疫情之下,全法華人旅行社協會會員大多處于停滯狀態。
5%的會員機構選擇停產休眠,待疫情結束后再重新啟動;20%的會員機構業務量僅為去年同期的1%-15%;其余會員機構根本沒有業務,收入為0。
然而,在沒有生意的日子里,他們沒有放棄。
雨果在法國當了十多年的導游,今年上半年他試圖找到進入“直播”行業的路。在做脫口秀和現場直播時,他并沒有忘記自己的老本行“旅游業”。他認為,隨著疫情的好轉,將刺激周邊出行等短途出行。他一直在為此設計路線和計劃。
未來,雨果還計劃對旅游團進行直播,同時對景點進行引導和拍攝,讓“宅在家”的人實現“云旅游”。
全法華人旅行社協會會長史恒宇認為,疫情過后,組團旅游和組團旅游的恢復還需要一段時間。在考慮了疫情后,史恒宇給出了一個短期、中期和長期的旅游規劃。
在他的愿景中,法華旅游業近期將在法國等歐盟開放國家開拓和發展華僑華人現場旅游市場,中期建成線上線下同步的旅游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