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鹽池:速凍餃子敘說扶貧故事
41 歲的翟云玲是寧夏鹽池縣花馬池鎮(zhèn)二寶漢莊自然村著名的 "堅強女人",但大多數(shù)人只知道她目前的成就,卻不知道她在脫貧致富過程中所遭受的苦難。
二寶掛村是移民形成的天然村落,2002 年,由于風沙的影響,翟云嶺一家從 20 多公里外的家鄉(xiāng)移民到二寶當莊。翟云玲說:"我剛到的時候,還是一片荒涼的海灘。" 下雨的時候誰也進不來,但幸運的是,縣城很小,離縣城很近,我們在這里種了蔬菜和蘑菇,在這里安頓下來。
沒過多久,就過上了安逸舒適的生活。2009 年左右,翟云嶺的丈夫張金龍買下了卡車和建筑機械,但由于管理不善,幾乎賠錢。張金龍告訴記者,2014 年,家里只剩下一輛電動自行車了,他欠了很多外債,成了一個有文件卡的貧困家庭。
窮人在家里睡不著覺。有 3000 元的支持資金,翟云玲和她的丈夫開始重新創(chuàng)業(yè),開始思考,最后決定做冷凍餃子。起初,由于缺乏啟動資金,冰箱和肉類都是賒帳的。張金龍負責市場的外銷。翟云玲在家里日夜不停地吃餡和餃子。
一開始,我把餃子的樣品送到店里,經(jīng)常在沒有人要求的情況下跑上四五個餃子。最后,我忍不住了。如果我不接受樣本,我就走不了路了。后來,我依靠手工制作的餃子皮薄餡來品嘗美味,回頭客的數(shù)量在我好轉(zhuǎn)之前逐漸增加。" 張金龍說。
2014 年下半年,隨著市場的逐步開放,翟云玲的困境得到了緩解,并在 2015 年擺脫了貧困。談到當時所遭受的苦難,翟云玲感慨地說,當時她沒有錢雇人,必須在凌晨 3 點起床包餃子,還要照顧她 4 歲的女兒?,F(xiàn)在她甚至不知道如何度過難關。
如今,翟云嶺的食品公司越來越大,年銷售額超過 300 萬元,今年還新建了一家面包店。翟云玲不僅脫貧致富,還帶領 23 個貧困家庭共同富裕起來。
今年,我搬到面包店工作,我很滿意我能學到一些做面包的技能。" 在翟云嶺食品公司工作了四年的貧困家庭楊靖說,這里每個月有 3000 多元,補貼家庭基本夠了,工作時間也更靈活。
雖然生活發(fā)生了很大變化,但翟云玲絲毫沒有放松。"她說:" 下一步是新建一座工廠,發(fā)展企業(yè),推動更多人過上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