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二十年堅持“播綠”, 黃河兩岸荒山換“綠顏”
秋天的顏色越來越濃。站在蘭州中山鐵橋上百年,黃河沿岸山坡上的常綠樹木依然青翠茂盛。紅楓葉染滿了森林,景色宜人。
這一切,得益于蘭州市連續 20 年的耕作、種植、造林,古老的荒山逐漸變成了“綠色”。
29 日,蘭州市召開了南北山區 2020-2021 年防火期間森林保護和防火工作新聞發布會。”蘭州市南北山區森林火災發生時間不超過 20 年”,蘭州市南北山環境綠化工程指揮部副主任任志斌介紹說。
受“兩山夾一河”的地理條件和南北兩山稀疏的自然植被的限制,蘭州的生態環境一度惡化。
上世紀 50 年代,蘭州人開始在南北山區植樹造林。任志斌說,2000 年,兩山指揮部成立,當地開始大規模植樹造林。截至目前,綠化面積 62 萬畝,各類樹木存活 1.6 億株。
除了種好樹,保護它們更重要。蘭州天氣干燥,防火形勢嚴峻。按照“百日不火、一日不防”的理念,將山蘭林地劃分為 1200 多個防火網格,實行網格化管理。
任志斌說,為了保護森林,護林員基本上常年巡山,尤其是春節期間。在元宵節、清明節等重點防火時段和林區重要路口設立臨時檢查站 50 多個。入山人員、車輛逐一登記,達到“巡山護林”的目的。
據介紹,近年來,蘭州市進一步加強植樹造林和生態修復。兩山建成 20 多個森林公園和 80 多個休閑觀光基地,成為城市的一道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