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大堡礁面臨生態危機
根據最近發表在"皇家學會雜志"(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上的一項研究,澳大利亞大堡礁上的珊瑚數量在近20年里下降了50%以上??茖W家警告稱,如果海洋溫度繼續上升,珊瑚大小將進一步縮小。
研究人員發現,1995至2017年間,沿大堡礁2300公里的珊瑚群落中,大型、中型和小型珊瑚的數量減少了50%以上。研究表明,2016年和2017年水溫的創紀錄上升導致了珊瑚的大規模白化病,這對大堡礁珊瑚數量的減少產生了重大影響。2020年初,大堡礁出現了規模更大的白化病,其影響尚待評估??茖W家們說,珊瑚的大量美白是來自海洋的"緊急幫助"信號,人類應該共同行動應對氣候變化。
珊瑚美白是指珊瑚的美白,這意味著珊瑚變得更加脆弱。如果不斷增長的環境恢復正常,珊瑚可以自我修復,但這需要幾十年的時間。澳大利亞詹姆斯庫克大學(James Cook University)教授、該報告的作者之一特里·休斯(Terry Hughes)指出,如果未來的海水溫度能控制在1.5到2攝氏度以下,珊瑚就會存活下來,否則它們就不會那么兇猛了。
由于珊瑚是許多海洋生物的棲息地,珊瑚數量的減少將對大堡礁的生態平衡產生負面影響。澳大利亞大堡礁海洋公園管理局在2019年發布的一份報告將大堡礁的前景從"壞"調整為"非常糟糕",主要原因是對聯合應對氣候變化的有效性缺乏信心。
這里的媒體認為,大堡礁面臨的生態危機也與澳大利亞政府缺乏保護措施和對氣候變化的負面態度密切相關。澳大利亞政府近年來在能源綠色轉化方面進展緩慢,并拒絕做出具體的減排承諾。自2015年以來,澳大利亞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已步入非但上升的道路。獨立的澳大利亞智庫氣候研究所認為,澳大利亞政府的減排政策與聯合國的減排目標不符,澳大利亞政府也承認,2030年的減排目標可能無法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