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孩子越獨立,心理就越健康。
9月12日,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選擇了"新生獨立簽到獎",鼓勵學生自己開始大學生活。1000多名新生申請了該獎項。視覺中文繪畫。
近日,國家衛健委印發《探索抑郁癥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提出,各高中,高校要將抑郁癥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對學生心理健康狀況進行評估,對評估結果異常的學生予以關注。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副院長司天美教授認為,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很有必要。她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根據中國心理健康調查數據,我國心境障礙終身患病率為7。4%,主要包括抑郁癥,焦慮障礙終身患病率為7。6%。三四十年前,醫學界認為少年兒童不會患抑郁癥。但近年來,研究表明,兒童青少年不僅會患上抑郁癥,而且抑郁癥對兒童青少年的影響更為嚴重。這與少年兒童的心理發展特點有關。高中和大學是身體和心理成長最快的時期,也是情緒和行為問題的好時機。兒童和青少年一旦出現抑郁癥,很多會持續到成年期。"
與成人抑郁癥一樣,青少年抑郁癥的病因和病理機制尚未確定。最近的研究表明,這可能與遺傳質量、環境因素和某些人使用精神活性物質有關。不可忽視的是,青少年抑郁的發生也與個體承受壓力能力差、缺乏應對能力等因素有關。青少年在高中和大學期間不僅面臨學業壓力,而且還承受著家庭關系、師生關系、同學關系和一些意想不到的社會壓力。如果他們不能緩解壓力,不能正確引導他們處理和解決這些壓力,就會有抑郁的危險。青少年有時不能正確地表達自己的不良情緒,可能出現沖動行為,甚至有自殘和自殺的危險,這是必須注意的。
不是所有的"抑郁"就是"抑郁"。
司田梅還指出,抑郁癥不必太緊張,許多人只是短暫地出現抑郁,沒有達到抑郁的程度。例如,司田梅說,有些孩子因為考試不及格而抑郁,突然對自己失去信心,這就是抑郁。孩子出現抑郁情緒后,家庭、教師或專業心理咨詢師盡快給予幫助,引導孩子有規律地生活,調整學習方法,鼓勵孩子樹立對自己的信心,幫助他走出目前的困境,找到下一個艱難的目標。只要及早發現,早期的心理支持,孩子的抑郁就可以得到糾正。
司田梅告訴"中國青年報",抑郁癥有嚴格的診斷標準。抑郁癥是一種具有抑郁、思維遲緩和行為異常的精神障礙,并不是所有的抑郁癥都是抑郁癥。至少要符合5個癥狀標準,癥狀至少持續兩周,影響一個人的正常生活和社會功能,才能被診斷為抑郁癥。除抑郁外,還存在認知障礙,如自我評價低、自責、感覺無助、悲觀、敏感、心煩意亂、遺忘等。有的人還會伴隨身體反應,如食欲減退、體重減輕、疲勞、精力不足、頭暈、身體疼痛等。
石天梅說,抑郁癥篩查也不同于抑郁癥診斷。篩查問卷只能對可能患有抑郁癥的人進行篩查,但不能通過篩查來診斷一個人是否患有抑郁癥。對于篩查結果異常的學生,司田梅建議去專科醫院診斷,看看是否患有抑郁癥。
在臨床實踐中,抑郁癥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輕度抑郁癥可以通過心理治療來解決,對兒童和青少年有很多認知和行為治療,可以幫助兒童減少癥狀和擺脫抑郁。中度和重度抑郁癥需要藥物治療。雖然青少年抑郁癥的發生不可預測,但它可以通過引導兒童有規律地生活和保證充足的睡眠、培養一定的興趣、培養鍛煉習慣、培養兒童的自我控制能力、幫助兒童調整認知方式、培養積極的態度等方法來促進青少年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