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與信息化、智能化與建筑產業化的協調發展
“與先進制造業相比,建筑業主要依靠資源要素投入和大規模投資促進發展,勞動密集型特征明顯,資源消耗大,科技創新能力不足。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今年難以持續。10月12日,中國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建集團)技術中心執行主任黃剛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面對內外部發展形勢,中國建筑向以工業化、信息化、智能化為基礎的綠色建筑轉型已成為必然。
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九部門聯合出臺《關于促進智能建筑與建筑產業化協調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旨在促進建筑產業化升級,數字化、智能化,加快轉變建設方式,促進建筑業高質量發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建筑”品牌。
傳統建筑消費高,隱患多
建筑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6%,對國民經濟影響很大?!敝袊墙ㄖ髧?,建筑業創造了許多世界第一。同時,也面臨著產品性能差、資源浪費巨大、安全問題突出、環境污染嚴重、生產效率低等問題。
“現澆(砌)筑法資源能源利用效率低,建筑垃圾排放量大,粉塵、噪聲環境污染嚴重,工程質量和安全得不到保障?!?,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副主任表示,從建材消費來看,建筑業消費量最大的鋼材和水泥屬于高耗能產品。我國鋼鐵、水泥總產量多年居世界第一,再生建材比例很低。傳統的建筑工藝容易產生安全隱患,材料的使用和時間也不易精確監控。
今年3月7日,福建省泉州市歷城區長泰街道南環路新佳酒店發生坍塌事故。公開資料顯示,倒塌的大樓建于2013年,共有7層主樓和1棟鋼結構建筑。在分析建筑物倒塌的原因時,有建筑領域的專家推測,超載或損壞可能導致鋼柱失穩,可能引起連鎖反應;有人分析,是由于重建(或裝修)引起的建筑荷載增加而引起的倒塌。
業內人士認為,在建筑裝飾新技術的應用上,應結合“大數據、大數據”等建筑裝飾新技術的應用,不斷創新安全管理、培訓和檢測診斷技術,可以實現施工安全“零事故”,最大限度地避免鑫嘉酒店大樓再次發生坍塌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