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實錄】曾光談基于知識的分享(KBS)理念:AI時代組織發展的秘籍
主持人:曾總您好,最近清圖數據提出的“基于知識的分享(Knowledge-Based Sharing)”引起了業界的關注,您能談談這一理念的由來嗎?
曾光:“基于知識的分享”理念本身來自于我一個有趣的個人“分享”的經歷,但是我們重視它是因為清圖數據在自身商業環境中洞察到,隨著AI時代知識獲取和運行的成本顯著降低,企業生存邏輯已根本地改變了——企業競爭優勢正在從資源占有的多少轉化為知識運行的效率。2025年是AI技術從“工具屬性”向“生態重構”躍遷的轉折年,在人工智能的推動下,特別是在數字化平臺分享行為成為常態的今天,人們不自覺地快速消化和利用知識,社會也步入“獲取、傳播、運用”知識的新紀元。這就是我們所說知識經濟規模化發展的時代開始于分享的原因。
主持人:您如何定義“基于知識的分享(Knowledge-Based Sharing)”?它與傳統知識管理有何本質區別?
曾光:傳統知識管理是“建水庫”,而KBS是構建“活水循環系統”。在人工智能全面影響社會的時代,知識不再是單向傳遞的靜態資源,而是動態流動的生態網絡,每個員工既是水源又是渠道。這樣說有些抽象,但是如果我告訴你,當你運用人工智能幫你工作的同時,你的知識也與AI平臺分享了,你一定會有所感覺。
人們能夠快速、深入地獲取和學習知識,并自發地圍繞這些知識進行廣泛的分享,這不僅是一種全新的應用體驗,更代表了一種新時代,也就是AI時代的互動價值觀?;谥R的分享將重新定義人與人、人與AI、人與組織和社會之間的互動方式及其功能。如果企業以知識分享為核心,優化業務和運營模式,就會逐步形成知識自治型組織。我很喜歡陳春花老師提出的數字時代的企業共生,如果企業堅持KBS理念,那么在融合發展中就將進入一種與智能體共生的企業生存狀態,這種數據驅動的分布式決策正好符合陳老師提出的企業共生的理念。
主持人:KBS對企業競爭力有何具體價值?
曾光:KBS是企業重構核心競爭力的利器,能全方位賦能企業發展,無論是發展產品與客戶、產業鏈生態建設,還是推動企業變革、提升管理、激發組織活力等等,都應該圍繞知識來展開。過去我們談知識管理和知識工程成本太高,現在有了AI,抓住知識分享這個環節,微觀上就能盤活企業知識庫的價值,看遠一點能夠以知識鏈接自己的生態圈。
主持人:清圖數據提出的人機共創范式很有意思,能展開講講嗎?
曾光:我們倡導企業踐行KBS的人機共創范式:(P+AI)^KBS。公式中P是人類員工,AI指AI智能體類協同工具。這是人類工作方式的變革,即人類完成創造性決定性的工作,AI則輔助完成重復性的工作。如果企業組織中的每個人做到“有知識,用AI,做分享”,將意味著個人的工作效率、組織的進化與企業的生產力將得到指數級的提升。而這里請注意,具體這個指數是多少,它取決于“分享”做得好不好。
主持人:您提到KBS屬于全社會,這對企業和社會意味著什么?
曾光:知識是全人類的,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我們深知沒有人可以獨自掌握所有的答案。因為開放,Deepseek在這一輪就跑到了OpenAI的前頭。社會與商業是一個共同體,企業組織不能只單純地追求技術的領先或商業利益的最大化,而要關注在AI這一歷史性的科技變革中,企業乃至整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路徑是什么。分享是人類的天性,KBS的一個重要的原則是"寓意于趣",就是在社會整體快速地進步和發展的同時,讓每一個個體也獲得分享的樂趣。這多多少少在技術圈人工智能統治未來世界的悲觀論調中照進一縷人文關懷的陽光吧。
主持人:清圖數據未來在KBS領域有哪些具體計劃?
曾光:作為一家科技型企業,清圖數據在清華生態中獲益良多,其中最重要在于體系性分析,思考企業組織如何應對技術帶來的未知。KBS理念的提出,既是激發更多的商業探索,也是為企業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視角和方法論,讓我們能理解和應對當下的組織變革和挑戰。 網絡時代,人們常說商業競爭沒有了賽場;數據時代,競爭升級看不到對手;那么AI時代似乎連明確的規則都模糊了。KBS理念的本質是知行合一,它讓我們在這場沒有終點的競賽中起碼可以保有一個確定的姿態。從此刻起的未來,清圖數據將秉持開放協作精神,攜手各界伙伴深挖知識分享的潛能。我們熱忱邀請政產學研及有興趣愿意分享的個人共同投身KBS實踐,分享洞察與經驗,凝聚各方智慧與力量,讓KBS理念落地生根,共同構建一個更加智慧、更加協作、更加美好的智能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