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認識我國經濟平穩向好的發展態勢
面對新冠肺炎突如其來的疫情,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協調發展,經濟穩定發展,生產生活秩序穩步恢復,經過全國的共同努力,目前我國防控疫情取得了重大戰略成就,經濟發展呈現出穩定和改善的態勢,在疫情防治和經濟復蘇方面居于世界前列。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代表大會上關于對新冠肺炎認識疫情的重要講話中指出:"面對突如其來的嚴重疫情,我們考慮和協調發展,穩步改善經濟發展,穩步恢復生產和生活秩序。"并強調:"中國已成為疫情爆發以來第一個恢復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在防治疫情和經濟復蘇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展示中國強大的修復能力和旺盛的生命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集中體現了我黨在促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取得的顯著成就,明確指出了中國中長期經濟穩定的趨勢。
中國經濟復蘇好于預期
面對柯維德-19疫情的深刻沖擊和影響,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準確把握疫情變化,立足全局,著眼全局,及時作出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決策,‘以非常之舉應對非常之事’,加大宏觀政策應對力度,最大限度地改善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個確保"任務,制定一系列企業紓困政策,出臺一批強化就業重點,促進投資消費,穩外貿外資,穩定產業鏈供應鏈的措施。中國經濟從柯維德-19疫情中迅速復蘇,實現正增長。"
中國經濟增長明顯好于預期,經濟結構不斷優化,數字、智能產業轉型明顯加快,改革開放不斷深化,人民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經濟發展質量不斷提高。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新時期中國發展的實際出發,堅持新發展觀,大力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結果。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沒有也不能改變中國經濟發展的總趨勢。
增長動力結構積極優化。內需外需有增無減,內需穩中向好作用繼續鞏固。2015年,中國經濟的出口導向已降至40%以下,2016年,出口占GDP的比重降至20%以下。今年1-8月,投資和消費增速已回升24。2和11。比1,2月份分別提高9個百分點,內需已經是經濟增長不可動搖的穩定力量。2%,消費需求貢獻持續增強。三大產業的產業結構也持續優化,2015年以來服務業占GDP的比重穩步上升,達到53。9%,進一步上升至56%。今年上半年為百分之四十六。"。
產業升級基礎不斷夯實。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構建雙周期格局的關鍵。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始終注重夯實產業基礎,持之以恒著眼長遠,久久為功。2016年以來,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進入個位數增長階段,而先進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速始終保持高位。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投資平均增速高于全部投資增速10個百分點以上。在應對疫情過程中,更加注重擴大有效投資,在穩增長的同時更加注重提高發展質量。今年1至8月,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投資高于全部投資增速11個百分點,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8。2%。高技術服務業中電子商務服務業和科技轉化服務業投資增長29。7%和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