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自主研發的抗癌新藥獲批上市,將納入醫保。
其主要用于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和轉移性結直腸癌的商品大同,既是癌癥患者的福音,也是中國的重大突破。
抗癌原理:癌細胞餓死
抗腫瘤藥物經過8年的開發,是今年6月19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式批準的信達生物制藥集團的產品,它是一種抗血管生成單克隆抗體藥物,其作用機制是阻斷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以達到抑制腫瘤血管生長的目的。另一方面,腫瘤的生長也需要血液供應,這種藥物可以阻斷腫瘤區域的血液供應,最終減緩腫瘤的生長和轉移,導致腫瘤細胞死亡。
此前,新達生物制藥單克隆抗體藥物大白素也已獲批準上市,再加上今年6月,我國在新藥開發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腫瘤治療,而且兩種藥物的結合在治療中晚期肝癌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聯合大別舒可治療晚期肝癌
大佑和大白素在治療中晚期肝癌方面進行了兩次臨床試驗。今年9月28日,大優和大別蘇被用于中晚期肝癌的第一線臨床試驗,他們的中期分析結束了無進展生存率和整體生存率的研究。
獨立數據監測委員會對試驗數據進行了分析。與索拉非尼作為單一藥物治療相比,無進展生存期和總生存期明顯延長。根據分析的建議,鑫達生物制藥公司準備向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物審查中心正式提出上市申請。這無疑是晚期肝癌患者的好消息。
新藥將被納入醫療保險,以便人們能夠購買和負擔得起。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許多癌癥患者仍然充滿疑慮,畢竟免疫療法是最新的抗癌治療方法,其藥物價格與普通家庭患者的價格相當。在此之前,國外一些類似的藥物不僅昂貴,而且沒有任何保護措施,完全需要自己買單。然而,目前的情況已經改變了。
去年11月,大別蘇被列入中國衛生保健目錄的新版本,這是唯一一種納入醫療保險的PD-1抑制劑。被納入醫療保健后,一年的使用成本將不到100000元。作為一種類似的藥物,被納入美國的價格僅為美國成本的1:12。今年的大友上市也清楚地表明,它將被列入醫療保健目錄。這就像給申請該藥物的晚期癌癥患者服用了一片放心的藥片一樣。
從項目建立到最終批準上市,大同的研究和開發持續了八年。興達生物系高級副總裁奎宏是該項目的負責人。她說,研發的道路相當嚴峻,藥品的生產線,即公司的產業化基地,符合我國、美國和歐盟的GMP標準,也高于美國FDA標準的GMP審核。無論是以前的研發還是未來的大規模生產,這都是國際品牌的抗腫瘤產品。
新抗癌藥物的研發無疑是艱難而曲折的,但新藥上市會給癌癥患者和全社會帶來一波又一波的希望,雖然治愈癌癥的方法極其困難,但醫學界從未停止過其研究和藥物開發。對于我們社會的每一位成員來說,增強對藥物研發的信心和抱著新的希望是對抗癌癥的最好和最可取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