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慶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而它藏身與這座城市千年。
肇慶是歷史悠久的嶺南名縣,也是全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每一處風景名勝都值得駐足。
肇慶,歷史悠久,有豐富的宋城城墻,只要你走過,連空氣都帶著濃重的古香,建筑古色古香,望著遙遠的菲云塔,雄偉雄偉,仿佛走過了那個時代。宋朝的城墻在過去的朝代被修復和重建,至今仍保存完好。
肇慶宋城墻又稱古城墻,稱為"小長城"。位于廣東省肇慶市端州區松城路南側,南臨西江,始建于宋鄭河三年(1113年)。北宋黃游五年(1053年)為抵抗敵軍,建立了宋代城墻。當時,它是一座規模很小的土城。到宋鄭三年(1113年),石志洲把土城擴大為磚城,開了四扇門,宋城路北門"朝天門"就是其中之一。
端州宋代城墻簡樸壯麗,歷史悠久,一門一磚,為肇慶增添了古文化的魅力。它保留了廣東唯一的、罕見的主體和宋代磚墻的基本完整性,2002年被列為第五批國家重點保護單位,可稱為"磚頭博物館"。
目前,古城墻的周長約為2800米,其中東段403米,西段377米,南段992米,北段1029米。位于城墻西北段最高處的蓬云塔高聳入云,古城墻總面積約62公頃。宋代城墻共開放四扇門:東宋、西南、南通、北天。
從這個角度看宋城墻,你會發現這是一座壯麗的宋城城墻。過去,你只知道宋城路的一段墻,經過這些地方,你可能不知道這里隱藏著一堵古老的城墻。今天,它已經擺在了人們面前。
你可以看到南門被打破的古城墻,它經歷了百年風雨洗禮,而南方古城墻還沒有被翻新,墻體到處都是裂縫,沒有拐角等等,這也見證了南邊城墻的歷史,也增添了一點滄桑感。
其中位于端州區宋城路南側的宋城墻,有宋元明清民國的青磚、標志性的朝天門和西邊的飛云塔,都是標志性建筑。沿著南城墻一直往東走,看看周圍的環境,視野廣闊。
走下樓梯,摸著古城墻的磚塊,這些磚頭上印有多少街區,多少歷史文化印記得到了證實。古城墻離附近的房屋很近,有的是孤零零的。你我曾經如此親近,現在,你和我將分離。這片土地上的舊街、老房子、老樹、古城墻共生,一股懷舊的氣息。
宋代的城墻下有這樣一條街,時間的沖刷使它充滿了歲月的痕跡,但也有一種樸素的美。麒麟街存在于清代光緒時期。解放前,肇慶交通的主要形式是水路,因此毗鄰新集碼頭的麒麟街成為醫生們的首選。
一花一木,一磚一瓦,年事已高。找個寧靜的下午,我們從李曉樓走到飛云大廈,從宋城墻走到麒麟街,從古代到現在,感受到歷史名城肇慶的魅力。經過幾千年的風雨,宋代的城墻依然屹立不倒。它是耐心而沉默的。在古代,它守護著城市人民的生命,今天它是肇慶人的精神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