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奇跡的開端
1979年8月,深圳蛇口工業區,第一個對外開放的工業區,正式對外開放建設。填海造地的轟鳴聲為深圳經濟特區拉開了序幕,更像是吹響了神州的春雷,被稱為“中國改革開放第一炮”。
一年后,深圳經濟特區正式成立。上世紀80年代,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探路者和試驗田,“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口號從這里呼之欲出,很快傳遍全國。國貿大廈的建設創造了一個驚喜的“深圳速度”——三天建成一樓。
深圳還率先打破“大鍋飯”,實行多勞多得的分配制度,率先實行干部錄用制度,率先在全國重點高校和全國招收人才。它引進了第一家外商投資企業,發行了新中國第一只股票,敲響了全國土地拍賣的第一把錘子。深圳在經濟體制改革方面居世界1000多個國家之首。
敢想、敢嘗試、敢突破、敢為天下先的深圳精神,吸引著千萬渴望改變生活、追求夢想的年輕人。企業家和工人們為了在中國創造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速度付出了幾倍的努力。他們把青春、夢想和奮斗奉獻給了這座異域城市,帶來了這片土地日益增長的力量和活力,也融合了深圳改革創新和夢想追求的精神。
從南海上的一個小漁村到號稱世界的國際大都市,深圳40年的滄桑,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縮影。這個從改革中誕生、因改革而蓬勃發展的城市,也期待著在新的征程中再次揚帆起航。